第170章 流水线(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颜延之赶忙答应下来,只要刘义真还用的上自己,那自己的位置暂时还保得住。
  颜延之就两个优点,一个是有文采,还有一个就是很能认清自己的位置。
  他知道自己没有谢灵运那种强势的背景,所以颜延之在找靠山这一项上很聪明。
  先是跟着谢灵运这个陈郡谢氏的大佬混,现在又找到刘义真这颗大树。
  现在见刘义真表达对自己的不满,颜延之当即下定决心要顺着刘义真的心意做事,不给刘义真添乱。
  于是两天后刘义真再次来到东林书院时的场景是这样的……
  士子们并排而坐,郎朗读书声十里可闻,连一直半隐居在南山庭的陶渊明都一副见了鬼的模样,频频出来探视“改邪归正”的一众世家弟子。
  “倒也……不必如此。”
  这帮人披上人皮反而让刘义真有些不自在。
  颜延之正色道:“其实我们一直都是这样……”
  将颜延之的话自动屏蔽后刘义真翻看起这群人的资料。
  这些人虽然穷,但不是穷苦百姓的那种穷,大部人其实都算是小地主,手下有不少田地和佃户。
  “这几天农闲之时你让大家将自家佃户聚拢到一起,我有用。”
  提到佃户,颜延之突然变了脸色。
  他小声来到刘义真身边说道:“秦王殿下,那些人……怕是不好动。”
  那些佃户都是世家隐藏起来的命根,随便暴露在阳光之下很容易落人口舌。
  就和之前吴郡张氏一样。
  有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你暴露出来那就是你的不对。
  “放心,有我在。”
  刘义真当然没兴趣摆弄世家的命根子,而且就这点人掌握的佃户,加起来有没有一百户都难说?
  “对了,女眷也要。”
  女子也是半边天,这个时候怎么能忘记她们?
  颜延之虽不知刘义真是什么意思,但是既然刘义真打包票罩着他们,颜延之的心终于是重回到肚子里。
  “还有……”
  刘义真从怀中取出一个木盒。
  “去取些热水来。”
  将盒子打开,里面正是炒好的茶叶。
  轻轻捻了些放在杯盏中,热水一冲瞬间茶香四溢。
  颜延之嗅着这股美妙的芳香,顿时神清气爽,效果虽然不及五石散,但胜在更加清新。
  “此物名为茶叶,以后你们再不要去碰那些剧毒之物。”
  五石散的本质就是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五种石药组合而成的一种慢性毒药,不知有多少名士都因为此物而丧命。
  但一方面魏晋崇尚玄学,服下五石散后的那种空寂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乃至习惯。
  现在刘义真就在常识能否用茶叶来代替五石散,挤占五石散的市场。在为国为民的同时把钱揣到自己袋子里。
  颜延之对茶叶也是十分好奇,轻轻一呡顿时惊为天人。
  “好东西!”
  茶叶那种清新又略带苦涩的味道很容易让人上瘾,颜延之一尝便如获至宝,知道此物必将大火。
  “秦王殿下,只有这些吗?”
  颜延之心中却是打起了小心思,如果此物分量不多的话他倒是可以利用此物,然后嘿嘿嘿嘿。
  刘义真下一句话就打破了他的幻想:“琅琊王氏愿意种植此物,以后大概不会缺货。”
  说大概是因为土地可是宝贝,南方现在虽然也有茶田,但种植经济作物从来都不是华夏古代农户的选择,即便王氏家大业大,明年也不会大规模种植。
  但刘义真对茶叶有信心,或者说是对历史的选择有信心。
  又取出几盒茶叶交给颜延之,让他多在世家面前推广,争取早日打开茶叶的销路。
  颜延之这种文人带货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文章。
  仅仅一天后颜延之就写了一篇《灵茶赋》让人散布出去,让茶叶的知名度迅速打开。
  同时他也将书院学子名下的佃户一个不落的都给刘义真找来,拱刘义真差遣。
  见颜延之办事办的还算漂亮,刘义真决定再给颜延之一次机会,便不再追求之前画舫上的事。
  被召集在一起的佃户显然有些惶恐不安。
  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比县令大的官,现在突然征召他们的居然是仅在传说中听过的王爷,多少有些云里梦里。
  等刘义真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更是纷纷下跪,不敢直视刘义真的面容。
  刘义真打量着这群佃户……
  虽然不少人体型都瘦的可怜,但毕竟是天子脚下,精神面貌还算不错。
  “诸位不要害怕,孤此次前来是想问你们一些事。”
  话说到一半,刘义真却是挥挥手,范道基带着几名亲卫抬上来几个大竹篓,里面堆满了粮食,其中一个里面甚至还放着几块腊肉。
  一些孩子不似大人那般有尊卑概念,在看到粮食和腊肉后两眼冒着精光,直接走了出去。
  “回来!”
  身边的大人都慌了,用小声且急促的声音叫唤被食物吸引走的孩子们。
  大部分孩子都畏惧于父母的威严悄悄退回,只有一个小男孩没有回头,来到那堆腊肉前直勾勾的盯着看。
  此时从人群中快速窜出一个男子,一把抱住小男孩后立马跪倒在刘义真面前磕头:“秦王赎罪!秦王赎罪!小儿不懂事!”
  刘义真看着男子的身形只觉有些面熟。
  “抬起头来。”
  男子听到刘义真的话后身子一哆嗦,缓缓抬起他那张因为磕头太重而磕破面相的脸。
  居然正是昨天卖草鞋的男子。
  刘义真抬头一看,发现对方的妻子果然也是出现在后面,担忧的看着男子和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
  “回秦王,草民名叫刘昆。”
  ……
  卖草鞋的事业是被老刘家承包了?
  刘义真蹲下身子指着腊肉问那小男孩:“想吃吗?”
  小家伙重重点着头。
  “那就拿去。”
  小男孩和刘昆诧异的看着刘义真,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将一块腊肉塞给小男孩,刘义真重新站起身来对众人喊道:“这些东西都是给你们的!前提是你们要和刘昆一样懂手艺活!”
  下面的佃户都有些犹豫,过了很久有人举手。
  “说!”
  “我也会编草鞋,但不如刘大哥编的好,可以吗?”
  “可以!”
  此人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顿时喜悦的走上前来,刘义真也分给他一块腊肉和一袋粮食。
  这下大家都沉不住气了,又有三五个会做草鞋的人站了出来。
  这时,一个面有菜色的农妇小声询问:“会,会做衣裳可以吗?”
  “可以!”
  刹那间,几乎所有农妇都站了出来。
  女红,对她们来说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完全没有任何挑战性。
  片刻后,又有几个懂木匠活的佃户走了出来,在得到刘义真的认可后开心的拿走了粮食。
  到最后只有几个男子被遗留下来。
  对这极个别的特例刘义真没有丝毫同情心,直接遣散了他们。
  这个时代又不需要男子苦读考取功名,稍稍有些上进心的男人都知道学点手艺改善家庭条件,比如刘备和刘裕。
  那些不学的,多半是不思进取靠老婆父母养着的家伙,刘义真懒得搭理他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