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诸葛之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汉建安二十五年三月十二。
  法正病逝,停灵于江州县城
  按制,通常长辈死后,子女应当立即通知朝廷、亲戚、朋友,如朝廷、长辈一类,需要孝子亲自前往,一般朋友则发书讣告,谓之告丧,极少有秘不发丧者。
  法正有一子,名叫法邈,但此时身在蜀中,尚不知情。
  法正生前只有姜维一人随侍在侧,他既是法正属下晚辈,又是半个同乡,这告丧一事自然义不容辞。
  兹事体大,姜维经与马良协商后,将羽林卫托付给句扶,将巴西郡兵托付给马忠,自己领着姜武连夜出发奔赴蜀郡报丧。
  两人一路快马加鞭,日夜不停,堪堪花了三日时光,终于三月十五下午未时抵达锦官城东门。
  一连几个月不曾和家里通信,姜维也不知道家中担心成什么样了。故而一俟入城后,他便吩咐姜咐回家通报一声。
  姜武应了一声,正要离去,忽回身问道:“少主可要回家用膳吗?”
  姜维稍一思索,心道此番除了要向朝廷报丧之外,自己毕竟是关兴的结义兄弟,无论如何要要先去义兄府上探望一番,便摇头道:
  “还有许多大事要做,你只管去报平安,此间事了,我自当回家。”
  姜武应了一声,当即离去。
  姜维深深吸了口气,再次策马往汉中王府飞奔而去。
  就在同时,汉中王府内亦正发生着一件大事。
  ******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大夫,因伤心关羽之死,终日以泪洗面,以致于卧床不起的汉中王刘备,在经过一个多月的静养调理后,身体终于稍安,可以下塌视事。
  毕竟,他不仅是义薄云天的兄长,也是益州百万军民的君主。
  在他患病、法正在外的这些时日,朝政全部由诸葛亮一肩挑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盖因汉代农作物多一年一熟,春耕播种关系到全年收成的好坏。
  对于以耕战为立国之本的蜀汉而言,此时再没有什么比筹备各地春耕事宜更为紧要。
  今年的情况却有些不一样。
  因为东吴背盟袭取荆州,蜀汉原本如日中天之势,顿时戛然而止。
  而且,大汉在益州及汉中的统治尚未完全稳定,但与曹魏、孙吴之间的对抗已经日益尖锐,局势十分紧张。
  蜀中有许多荆州籍贯的官员思念家乡心切,此时殊不平静,嚷嚷着再打回去;而许多原本准备认命归心的世家大族,也再一次选择观望。
  更有野心勃勃者,趁着荆州新失、刘备卧床不起之机,大肆散布留言,叛乱亦零星出现,尤以南中边陲之地为盛。
  用一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来形容此时的局面,却是再贴切不过。
  如此一来,安抚蜀中将吏百姓,便成为执政的诸葛亮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也亏得他声望之隆,在荆州派系官员中可以说是一言九鼎,又兼他的几名学生蒋琬、费祎、董允、郭攸之皆出力奔走,好不容易终于安抚下荆州籍贯官员的焦躁情绪。
  他又改镇为抚,休书一封至时任庲降都督的邓方处,嘱托他以好生安抚南中豪强夷越之心。
  邓方治理南中多年,安远强志,轻财果壮,当地夷汉皆敬其威信,刻意笼络之下,足以暂时稳住局面。
  至于蜀中的世家大族,诸葛亮倒不是特别在意。
  益州本地世家一直有一种天赋,即非常善于处理同外来统治者的关系。
  只要他们不趁势添乱,至于其他旁枝末节,诸葛亮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他多方努力之下,短短一个多月内,四方咸服,益州重归宁静。
  其实,这一段时间确实难为了诸葛亮。
  他既要处置朝堂大事,每日又要到汉中王府探视问安,还要负责太子刘禅的教导——毕竟他还背负着太子太傅一职。
  刘禅的教育虽然有专人负责,但他也要总揽其事,定期视验。
  这些事情若是换了他人,要么无以为继,要么叫苦不迭。但诸葛亮立志报效,不仅将这些事情处置得井井有条,并且甘之如饴。
  不过,他也自有分寸,知道有些政务可以代为处理,但有些事情必须由汉中王亲自拍板。
  比如月前刚刚结束的夷陵猇亭之战,大批的将士和荆州百姓即将抵达,对于有功将士之封赏,以及对于新附百姓之安置,已是刻不容缓。
  ******
  此时,身体稍安的刘备粗粗浏览最近的军政大事后,旋即召诸葛亮入汉中王府议事。
  他自感身体逐渐不如往日,便把刘禅也待在身边旁听,这是存了培养的意思。
  诸葛亮入内,与刘备、刘禅相互一番见礼。
  他对汉中王的康复感到十分之欣慰,而刘备对诸葛亮这段时间的辛劳也看在眼里,免不了温言宽慰。
  一番寒暄后,各自落座。
  诸葛亮呈上厚厚一册竹简,恭谨道:
  “荆州大战的将士不日即归,对于本次有功将士的封赏,臣根据军功簿上的记录,大致已经拟好,请主公过目。”
  竹简中所列的大多是中下层的将领名字,因为一些高阶将领的人事安排,向来由刘备自己乾纲独断,诸葛亮不愿置喙。
  刘备接过细细看了一遍,按照诸葛亮拟定的条陈,大抵将军各有升赏,士卒则以厚币布帛赐之。
  他缓缓颔首,将竹简闭上交还,缓缓道:“有功的将士,便按照此册来嘉奖吧。”
  诸葛亮又问道:“关于对翼德、张苞之封赏,还请主公示下。”
  刘备叹了口气,道:“云长身陨,翼德他伤心难过,一个人跑回阆中去了,此时定然不愿领受功劳的。”
  稍顿片刻,又道:“关家的几个小辈正在服丧,封赏也且缓一缓,等他们尽完孝道再做打算不迟。”
  诸葛亮点头记下,又问道:“按照所呈战报,姜维此次力挽狂澜,说是头功也不为过;他举荐的句扶、王平、向宠三将也功勋卓著,不知主公对这几人有何打算?”
  君臣二人对答期间,刘禅始终安静地坐在一旁,模样甚是端庄。
  但他在听到“姜维”二字后,乌黑的眼珠子蓦地一动,侧耳来听,竟是十分关注的模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