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最艰难的路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了!”
  注视着这无尽的战旗招展,那熟悉至极的沸腾军心意志,林丹汗心头亦是忍不住一颤,脑海里深藏那梦魇般的记忆,亦是骤然浮现,握着缰绳的手心,都抑制不住的渗出了丝丝汗水。
  “大恒!万胜!”
  “万胜!”
  震天的呼喝之中,将士兵刃击甲,整体踏步前行,在激昂的情绪感染之下,一股无畏无惧的意志,亦是随之降临。
  所谓堪用之军心士气,便是如此。
  “停!”
  直到大军前阵,逼近林丹汗侧翼大寨,李修才缓缓吐出了一个字。
  “陛下有令,全军停止前进!”
  传令兵策马高呼!
  一面面令旗,以及战鼓声,亦是随之变幻。
  汹涌而动的大军,亦是肉眼可见的有序停滞。
  动若雷霆,不动如山!
  这支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军队,兵锋,依旧足以让所有来犯之敌为之恐惧!
  驾……
  李修策马上前,绵延军阵中,顿时有序分出一条道路,道路蔓延,直至阵前。
  见状,林丹汗亦是不愿堕了声威,同样单枪匹马,行至蒙古大军阵前。
  “数年未见,朕该说大汗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还是说痴人做梦,愚不可及呢?”
  天子环视一眼这浩荡的蒙古铁骑,目光最终定格在林丹汗身上,缓缓出声。
  “哈哈哈哈……”
  林丹汗放声大笑,毫不示弱:“那本汗是该称汝为秦公呢,还是大恒皇帝呢?”
  天子轻笑一声:“这一仗过后,大汗会知道的。”
  “大汗现在最好考虑一下,这一仗过后,怎么维持蒙古大汗这个位子…………”
  “陛下这是吃定本汗了?”
  林丹汗嗤笑一声:“本汗看陛下你才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开国便亡国的,可是青史罕见啊!”
  “哈哈哈哈……”
  “击败朕的话,至少大汗你没这个本事……”
  天子依旧淡然,如诉说一个事实一般,毫不客气的针锋相对。
  在天子看来,林丹汗,与历史上的崇祯,是一类人。
  皆是勤勤恳恳,自身才能,却扛不起身上的重任,也违逆不了王朝末年的滔天大势。
  在这个时代,若非自己的存在改变了历史,林丹汗,早已是一堆枯骨,蒙古,亦是早已经四分五裂,成为后金的门下犬。
  何来眼前拥兵数十万的壮阔模样!
  但不得不说,他林丹汗,对时机的把握,着实敏锐。
  至少,比他预想中的,要敏锐许多,他预想中的,蒙古后金,应该没这么快联合,应该会有些摩擦与隔阂才对,毕竟,当初后金可是一手葬送了他林丹汗的所有的雄心壮志,连老巢漠南都丢了,被赶到了漠北。
  这般不共戴天之仇,都能忍下来,李修也不知道该说林丹汗为一方枭雄呢,还是说,自己的存在,太让他们为之忌惮了。
  “那就战场上见分晓了!陛下你就老老实实的躲到大同城的乌龟壳子里去,看你能够撑多久!”
  “对付大汗你,就用不着据城而守了!”
  天子轻飘飘的一句话,更是让林丹汗脸色阴沉得滴水,随即,天子也没再和林丹汗打嘴炮,勒动缰绳,便转身而去。
  林丹汗冷哼一声,亦是转身策马而去。
  “传令,命前锋营向蒙古右翼进攻!”
  “朕倒要看看,他林丹汗到底长进了多少!”
  此时,天子已然没了在林丹汗面前的轻松写意模样,神色稍显凝重,冷冷的下达了军令。
  此战,为劫,涉及大恒国内外,方方面面,里里外外。
  既是如此劫难,能不能撑过去,天子心里也没底。
  “咚!咚!咚!”
  隆隆的战鼓声骤响,大军前翼,前锋营主将黄得功战刀高举,一声高喝:“杀!”
  随即,数千前锋营将士,亦是随之而动。
  本该为守之一方,此刻,却是主动朝蒙古大军进攻而去。
  而就在此时,在陕西边疆,万余铁骑以于边关集结。
  大恒龙旗招展飘扬,三边总督周遇吉策马检阅边镇铁骑。
  “陛下有旨,此战,但凡兵锋所及,皆为敌寇,敌寇者,杀无赦!”
  “诛其族,灭其种!”
  “尔等,可明白否!”
  环望诸兵将,周遇吉高喝。
  “诛其族,灭其种!”
  “诛其族,灭其种!”
  震天高喝,冲破云霄!
  周遇吉环视诸军,随即,策马至诸将跟前。
  “此战,游走敌后,必定遭遇蒙古铁骑围追堵截,定是凶险万分,望诸位,莫忘陛下之期盼!”
  “大人放心!”
  杨展抱拳应声:“此战,末将绝不负陛下厚望!”
  “出发吧!”
  周遇吉摆了摆手,军令下达。
  “诺!”
  诸将领命,号令层层下达,万余铁骑,战旗招展之间,亦是朝茫茫大漠奔涌而去。
  周遇吉孤身策马而立,注视着这一支万人铁骑,如潮水般奔涌,最终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
  “哎!”
  伫立许久,周遇吉似乎才从这出征之景中回过神来,最终,却是黯然一叹。
  将士百战死,马革裹尸还!
  他知道,这些将士,恐怕绝大多数,都得埋骨他乡,连马革裹尸还的资格都没有。
  犁庭扫穴,是以万全之准备,鼎盛之国力,所行之事。
  纵使当年冠军侯,亦是以大汉数代之积累,才有封狼居胥之战功。
  而如今,国势垂危,内忧外患,最最重要的便是,草原之敌,已有万全之准备,主力尽皆集结。
  从选择比邻陕西三边的大同为主战场,无疑是必然对陕西三边有极强的戒备之心。
  如此,孤军深入敌后,面对的,必然是无穷无尽的围追堵截。
  其唯一的作用,就是用生命去牵制住蒙古后金相当一部分精锐兵力,从而减轻正面战场上的压力。
  这场战争,太艰难了!
  如此重重内忧之下,维持现有局势,俨然已是极度勉强。
  却还被迫开启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立国之大劫,亦是难以形容,纵观青史,亦是绝无仅有。
  大明的烂摊子,已然被大恒全盘接手,而陛下,又要将大明的一切死死抓着,不愿放弃丝毫。
  如此,无疑是将大明的天倾之势,左手倒右手,落在了大恒身上,甚至,因改朝换代,还葬送了最后的一点人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最终,周遇吉亦是忍不住再叹一声。
  若当初陛下不选择接过辅国理政之重任……
  若当初漠南蒙古叩边,陛下选择坐视旁观……
  两种可能,无论哪种,最终的局面,无疑都比现如今这般局面,要强得多!
  无非,就是重新打天下而已。
  大破大立的打天下,可比接手大明这烂摊子,要容易得多!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