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云变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夜很快过去,
  曹操由于昨晚没有睡好,
  精神有些萎靡,眼圈也黑了一圈。
  见曹操这幅模样,
  夏侯惇上前小声的安慰道:
  “大兄,莫要过度悲伤,等我们回去招兵买马之后,再去取了董卓脑袋就是。”
  曹操拍拍脸颊,让自己的精神振奋起来,
  “你说的对,我们先回去招兵买马。”
  搜索了一天一夜,
  洛阳城里一个活人都没有,
  回去的路上,
  曹操的军队显得有些沉默,
  可曹操却反而觉得,这支军队的军心可用。
  回转虎牢关,
  诸侯联军们也从已经从探子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董卓火烧洛阳,迁都迁安,简直丧心病狂啊!”
  “呜呜呜!吾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董卓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曹操回来时,正好看到了诸侯们“群情激奋”的样子,这场面倒是让曹操有些梦回联盟之初的赶脚。
  不过之前曹操已经跟他们闹翻了,
  甚至还指着他们的鼻子骂“匹夫竖子”,
  梁子已经结下,
  曹操也就懒得去跟他们打招呼,只是跟袁绍说了声后就径直离开了。
  在曹操回到虎牢关之前,
  孙坚就已经离开了。
  不知道是谁把他得到玉玺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面对诸侯们怀疑和贪婪的目光,
  孙坚实在不敢再在虎牢关多待一刻,
  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连夜领着本部兵马,在全神戒备之下缓缓离开了虎牢关。
  诸侯们终究没有当面撕破脸皮,
  但孙坚回家的路,却注定不会是坦途。
  ......
  董卓成功迁都长安,
  那里还有函谷关天险,所以诸侯们也都没有了再进兵的心思。
  加上孙坚和曹操的相继离开,
  诸侯们也基本上都能够预见大汉将来的局面,
  加上离开老家有一段时间了,未免老家声辩,他们也纷纷与袁绍告别后打道回府。
  不管是心怀野心准备逐鹿天下的诸侯,
  还是只想回去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儿地过小日子的诸侯,今日一别,日后将再难有相聚的一天。
  袁绍与袁术兄弟二人,
  在曹操离开这之后的十多天里,目睹着诸侯们一个个请辞离开,
  终于,现在只剩下他们俩兄弟了。
  虎牢关下,
  袁绍骑在马上,与袁术相对而立,
  袁绍语气有些感慨的对袁术说道:
  “公路,今日一别,恐再难相见了。”
  袁术心情却更加飞扬,他哈哈一笑道:
  “兄长何出此言?
  说不定你我再见之日,
  便是对决天下之时呢?哈哈哈哈!”
  袁绍可没有袁术这么乐观,
  作为袁家的庶出子,袁术的资源显然比他还要好上一分。
  他袁术的地盘周围没有强大的诸侯,
  回去之后他就是那一方土地的霸者。
  而他袁绍呢,身旁还有刘虞和公孙瓒的威胁,未来的情况他一点都不敢大意。
  目送袁术离开后,
  袁绍回头有些怅然的最后看了一眼虎牢关,
  十几天前还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们,将来再见面时,恐怕就只有刀剑相加的时刻了。
  ......
  长安,
  大汉如今的都城。
  董卓在到达长安之后与自己另一部分的凉州旧部汇合,
  他趁机补充兵源,壮大实力,还准备在长安城外的郿县,修筑坞堡。
  按照他的设想,
  坞堡之中会存放迁都时被大肆搜刮洗劫而来的财货,
  还要存上足够供养军队三十年的粮饷。
  董卓甚至因此自负的说道:“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手握精兵且有了自己打算的董卓,
  在往后的日子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他现在出入甚至“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爪画两幡……服饰近天子也”。
  甚至逼迫皇帝封他为太师,还让皇帝叫他“尚父”。
  李儒虽然委婉的劝过几次,可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的董卓,已经再也听不进去了,
  至于李儒之前为董卓安排的,
  趁中原陷入混战时休养生息,待兵精粮足再出函谷关、武关平定天下的宏图伟业,
  早就不知道被董卓抛到哪里去了,
  那头雄狮,终究还是睡着了。
  不得不说,
  要不是董卓自己选择沉沦,
  凭借李儒的谋划,以及关中的富饶和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利,
  他董卓其实还是很有希望夺取天下的。
  当李儒的劝诫再一次被董卓给顶了回来,
  望着金碧辉煌的皇宫,
  他只能深深叹了一口气,道:“可惜,可叹,可悲啊!”转身离开,有话说不出,
  李儒的背影,
  此刻显得有些落寞,
  有些寂寥。
  ......
  另一边,
  “大败”而归的曹操,
  已经率军回到了陈留,这里是他起兵的地方,也是他的初始根基所在。
  虽然曹操回来时兵不满万,
  将领大多带伤,可他这一趟却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不同于历史上打光了老本的悲惨情形,
  曹操因为提前从陆彦的日记中得到了关键信息,
  在几次危机中都尽量保存了战力,甚至还从其它诸侯那里“借”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这一次随曹操回来的还有近八千骑兵和一万步卒,
  可以说,他现在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原本因为是宦官之后,曹操从来入不得文人谋士的法眼,
  可当他破虎牢,
  追董卓的事迹被传开后,
  曹操终于也迎来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时机!
  名声已显,
  于是曹操趁机开始在兖州各处发布招贤令,
  随着曹操讨董的事迹和招贤令扩散,
  曹操终于要迎来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谋士!
  初平二年,冬。
  曹操最近有些烦恼,
  他烦恼着陆彦已经很久没有在日记中给自己透露什么关键信息了。
  这么大半年的时间,
  陆彦的日记中全是些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相关的东西,
  他的日记中,
  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竟然是种田!
  曹操揉着太阳穴,心里的苦却无法对外人述说:
  “明明有一个知道历史走向的神仙在身边,可自己却不敢去询问。
  一来怕对方不爽离自己而去,
  二嘛,曹操现在还有些怕陆彦给他来个替天行道......”
  好在陆彦平时的表现还是很正常的,
  吃饭、上班、摸鱼、吃饭、摸鱼、下班,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极为规律,
  曹操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异常。
  唯一的异常,
  可能就是陆彦失去了“指点江山”的兴致,转而一心想要种田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