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赵文谷发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哥,前面怎么那么多人,要不然我们过去看看吧?”
  刘芊今年毕竟只有15岁,而且整日里呆在深宫之中,对于集市上的所有事情都感到分外的好奇。
  “好,那就过去看看好了,不过你小心点儿,别被人群挤散了!”
  看着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刘登倒也是有些好奇了。
  “诸位,诸位,请大家排好队,按照顺序进入,咱们这边人手有限,不过请大家放心,把你们手里的东西全都准备好,官府给的地契,里正给的保书,还有街坊四邻给的证明,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
  挤到了人群近处,刘登这才发现说了半天,原来是城外的百姓们排队准备从钱庄里借钱。
  “他们正是在做什么?”
  今天出门的时候,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刘芊特意换上了一身男人的衣服。
  不过尽管是这样,以刘芊的长相站在人群之中,还是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眼看着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后生张口问话,旁边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之中,立刻就有人开始答话了。
  “小伙子你们是外地来的吧?这可是咱们带王殿下体恤百姓的仁政!”
  一个背负着双手,头发斑白,一身青衣大概五十多岁的男人,眉飞色舞的说道。
  “老先生您猜的真准,我们还真是外地来的,要不然您跟我们好好的说一说?”
  刘芊这个小丫头,最喜欢听人说这些市井上的新鲜事儿了,更何况这件事情还是夸自己大哥的,顿时这就来了兴趣。
  “那我就跟你们好好说说,这可是咱们代国独有的,全天下就这么一份儿,只要你是咱们代国的百姓,手里有代国的土地或者田产,手头一时间周转不开的话,就可以拿着这些东西,到这家钱庄来借贷!而且,这年息加在一起还不到一成!”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刘芊毕竟是涉世未深,尤其是对于这些钱财上的事情,更是不甚了了,自然而然的也就问出了这种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我看小公子你穿着富贵,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不了解这民生疾苦啊,你是不知道啊,每年到了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总有那些黑了心的家伙,敞开了向这些百姓的放贷,借5贯钱,等到秋后的时候要还10贯,还不起钱就要拿房子拿田地顶账,名为借贷实为巧取豪夺!”
  “可不是吗!要是这钱庄早两年开业的话,俺家里的那十几亩水浇地,也不至于被人20贯钱就全拿了去!”
  老汉的话,立刻就引起了那些正在排队的人们的共鸣。
  刘登的心里也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还好,看来这项政策最起码在晋阳城里面名声还不错。
  只不过出了晋阳城是什么样子,刘登就不知道了……
  “大人,不好了!那些该死的穷鬼全都改主意了!”
  就在晋阳的业务如火如荼的开展的时候,平城的锦绣钱庄终于发力了。
  当然了,按照刘登教导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做法,赵文谷这第一刀直接切在了赵庭的头上。
  “你说什么?他们这肚子里的最后一丝油水都快被熬光了,现在这个时候还不肯借钱?”
  原本事情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那些该死的穷光蛋都已经被饿了七八天了。
  尽管赵庭已经把利息一涨再涨,收地的价格一压再压,但是他丝毫不担心这些人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所以赵庭十分放心的,每天晚上夜夜笙歌,忽然听到手下回了这么一句,赵庭整个人浑身一个机灵。
  “是张子桓那个混蛋出手了,这家伙不知道抽什么风,今天一大早的特意派了官差,挨家挨户地发麦饼,据说那个什么锦绣钱庄也派人跟着,只要家里有田产的,只需要在官服那边按个手印,能够直接从钱庄借到铜钱,或者直接领到粮食!”
  “混蛋!”
  听手下禀报完了之后,赵庭愤怒的站了起身来,一脚踹翻了面前的一张矮几。
  他这熬鹰熬了这么长时间,没想到到最后眼看着一切都要水到渠成了,忽然来了个摘桃子的,这让他如何能够不生气呢?
  “那些人的利钱是多少?”
  赵庭狠狠的咬了咬牙,他要是敢耽误了赵王的大事的话,刘隧不得把他生吞活扒了呀……
  “这个、这个小的还不太清楚,一直有朝廷的官差,跟着咱们的人不敢靠近啊……”
  “一群废物,我能指望着你们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查!”
  赵庭没好气的一瞪眼,那家伙立刻一缩,脖子扭头赶忙朝外跑去。
  “大嫂你只管放心,咱们这家钱庄可是大王出的铜钱,10贯钱借一年,也不过就是还11贯而已,若是你们到时还是还不了的话,还可以申请两次延期,当然了,这延期的时候也是要按照这个利息来付利息的,最长可以延期三年!”
  为了能够保证事情的顺利进行,赵文谷今天亲自跟着全程跟随。
  为了能够弄清楚赵庭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赵文谷亲自几乎走访了附近的每一户农家。
  “姑娘,你说的都是真的?这天下的印子钱还有这么低的?”
  那农妇很显然是不敢相信赵文谷说的话,毕竟,就算是之前的李善人家里,这最低的利息也得是九出十三归呀!
  “这上面不都白纸黑字的写得清楚吗?你没看见吗?这里可是带着县衙张大人的印章!”
  随行的官差虽然态度恶劣,但是他的一句话顿时就打消了,农妇的所有后顾之忧。
  对于这些淳朴的百姓们来说,山高皇帝远,县令就是他们见过的最大的官。
  既然县令大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那这件事情肯定就是真的了。
  很快,在一个钱庄伙计的指导之下,一份最早的质押贷款手续就这么办好了。
  他们今天来的时候特意携带了大量的铜钱和粮食,为的就是让这些百姓们能够第一时间拿到铜钱或者粮食。
  当然了,比起那些黄澄澄的铜钱,这里的百姓们还是明显更偏爱粮食。
  “你们这一个个狗娘养的倒是够机灵的,这平城的粮食都已经被炒成天价了,也只有赵姑娘宅心仁厚,还能按照原价卖给你们粮食,你们可得念着点人家的好!”
  眼看着几乎所有的百姓全都选择了粮食,就是一旁的官差,都忍不住骂骂咧咧的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