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重返绿河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后!
  “大叔……”张淑娘浑身香汗淋漓,无力的趴在陈理怀里,含羞带怯道:“淑娘真的不行了。”
  陈理闻言老脸一红,收回手道:“还叫大叔呢!”
  唉,自己终归是一个俗人。
  嘿嘿!
  “夫……夫君。”
  ……
  第二天早上,在张淑娘生涩而又娇羞的服侍下陈理穿好法袍,恢复了道貌岸然的形象。
  两人走出门,周红看着低头走在陈理身后走路扭动姿势大不相同,眉眼间娇艳欲滴的张淑娘,心中不由微微泛酸,她笑盈盈的看向陈理:
  “我昨日来了月事,便让淑娘这丫头过来服侍你,好在淑娘自己也是乐意,以后你可得好好待她。”
  张淑娘听的羞不可抑。
  “唉,委屈你了。”陈理握住周红的手。。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傻……”周红眼中雾气迷蒙,靠在陈理怀里:“我一点都不委屈。我男人可是筑基大修士呢,未来还会成为金丹老祖,守着我一个才是委屈了呢。”
  陈理不想她老是纠结修为之别:“筑基也没高贵多少。”
  没高贵吗?其实还是高贵的。
  对于练气修士而言,两者犹如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这是寿元、实力、地位、身份的全方面提升,这是生命本质的差别,多少练气修士哪怕穷尽一生,也要去追寻。
  两人腻在一起说了些情话,关系重新变得亲密起来。
  ……
  接下来的日子,陈理沉浸在娇妻美婢的温柔乡中,尽享齐人之福。
  时间流逝。
  转眼又是三个多月过去,夏去秋来。
  就在陈理把金光护身术刷到满级不久,宗门的任务终于来了,依然是开荒,只是这次的地点不再是鸾落城周边,而是在几近废弃的绿河坊。
  自还真宗搬来后,大量的人口随之陆续迁徙过来,这片地界原本的人烟稀少的局面,被迅速扭转,这几年整个还真宗上下,不是在开荒扩地,就是新建凡人城池。
  鸾落城周边, 包括其余四个坊市, 范围都扩大了不知多少圈, 几近有彼此相连之势,这种情况下,重立绿河坊的也就变得正当其时。
  毕竟相比新开辟一个新的坊市, 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绿河坊,无疑更加合适。
  ……
  清晨。
  周红喋喋不休的叮嘱着陈理万事小心, 一副生离死别的景象。
  一旁的张淑娘也红了眼眶, 泪水涟涟。
  “这么多筑基同去呢, 出不了什么事!”陈理笑着宽慰道:“你们且安心在家待着,大雪之前, 应该就能回来了。”
  三人依依惜别后,陈理便往山下走去。
  山脚棚户区外的荒野,这里人群拥挤, 黑压压的聚集了一大片。
  为了这次行动, 还真宗甚至出动一艘飞舟。
  这艘长百余丈, 宽三十余丈的庞然大物, 宛若山岳般悬停在低空,在地面投下大片的阴影, 连头顶的阳光都遮蔽了。
  “记得听你说过,你就来自绿河坊,那里情况如何?”郭兴荃也在徭役之内, 紧皱着眉,出声相询。
  “那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哪里还知道!”陈理摇了摇道:“不过离开之前,那里妖兽肆虐, 现在应该已经没多少人了吧!”
  “希望这次一切顺利吧。”郭兴荃叹息道:“本来还准备闭关冲击筑基二层,现在只能拖下来了。”
  “这些人以后应该就留在绿河坊了吧?”陈理看向那群服徭役的散修, 每个都神色凄苦、迷茫,如一群被驱赶的难民。
  “呵呵,都是些被抓来的野修!”郭兴荃嘴角一撇,轻笑道:“以后,那些野修估计都会往那里送。”
  所谓野修,就是些‘不服王化’的散修,他们不交房租, 不服徭役,很多野修还自发聚集,形成一个个聚居区和交易市,自成独立王国。
  长生宗时代时, 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到了还真宗时代,可不会容忍。
  陈理忽然想到虞家,也不知是否在其中。
  他在人群扫了几眼,可惜那边人太多,密密麻麻,最后他也没看到虞家的踪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筑基修士一个个赶来。
  等天色大亮后,众人开始登船。
  能御器飞行的飞行,更多的则是通过飞舟垂下的绳索攀爬,依次进入舱门。
  陈理还是第一次乘坐这种庞然大物,一见之下不由大失所望。
  从外看巍峨如山的飞舟,里面却相当简陋破烂,巨大的舱室被分隔了数层,由楼梯相连。
  每一层还不到两米高,空间低矮而又弥漫着酸臭的异味,长得高上一点的,身在其中还要微微弯腰,至于座位,许是为了追求更多的载货量,完全没有添置。
  宛若一艘奴隶船。
  即便是筑基修士,也只能和其他散修一样,盘膝而坐,挤作一团。
  这次筑基来了二十多位,其中一半来自筑基家族,这两年下来,陈理倒是能认得大半。
  像打过交道的冯琦,白玉卿、胡不为都来了。
  趁这个机会,众人纷纷见礼,联络彼此感情。
  筑基修士不像练气散修那样有烟火气,彼此关系稀松,哪怕同在山门内,洞府间也隔得较远,而且平时不是外出,就是闭门清修,半年甚至一两年见一次,都是常有之事。
  “其实本来飞舟的最上层,是有分隔出一间间客房的,不过前几年为了迁徙凡人都被拆掉了,结果到现在都没添置。”一旁的郭兴荃见陈理对飞舟满脸好奇之色,不由笑道。
  “原来如此,我就奇怪,地板上有拆掉的痕迹。”陈理道。
  “我们还真宗为何不多买几艘飞舟,不然像其他宗门那样搞搞客船,也是趣÷阁收入。”一位门内的筑基插嘴道。
  “一艘飞舟数千的上品灵石,门内哪来那么多钱,就算这几艘,还是几百年里陆续积累下来的,只能在关键时候动用。”
  相比富得流油的器物门,还真宗还真是有些穷酸,一旁陈理心中腹诽。
  有了话题,几名筑基开始闲聊。
  说话间,飞舟开始缓缓启动,无声无息,显得极其安静。
  不过速度确实有些慢,鸾落城到绿河坊不过五百余里的距离,飞舟从上午飞起,直到飞到傍晚,才抵达绿河坊。
  当陈理从半空飞落,看着远处被树木掩映宛若遗迹的绿河坊,他心中不由默然。
  ……
  ps:昨天喝了些酒,直接就醉过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