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朕血亏,原来你小子是道家传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此时的始皇帝就算是想破了脑袋。
  也肯定是想不出来为什么李林与普通人不一样。
  毕竟普通人对于做官的欲望是很强烈的,十分希望自己能够在青史上留名,做出一番丰功伟绩。
  而李林呢?
  他跟古人的想法可不一样。
  他可不喜欢出名。
  前世的他,就已经养成了这般心态,早已经习惯躺平的日子了,哪里喜欢做那么多事情啊?
  现如今的他,对始皇帝没有多大的意见,反而是充满了好感和尊敬。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能划水他就划水,能摸鱼他就摸鱼,反正他对出名是没有半毛钱兴趣的。
  这年头,出名了的人。
  一定是很累的。
  必须要维持人设,一个外在的虚拟人设,如果人设崩塌了,说不准就会有性命之危了。
  那样多不好?
  还是苟着躺平吧。
  不贪功的人,欲望不大的人,习惯明哲保身的人,往往活得最潇洒和最长久。
  例如三国的贾诩那样。
  而这李林的人生偶像,不是别人,正好就是这贾诩。
  “这......”
  李林顿时语塞,【吐了,我吐了啊,我当初为啥在这上面题名啊?现在好了,被始皇帝给发现了,我该怎么办?如果不给他制造出四大发明,他说不准会因为欺君之罪,把我的脑袋给砍咯。可是我也造不出来啊,我一个人怎么造?还有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偷懒的人,对于做什么大官有什么厚赏,我是一点儿都不奢望的。】
  【如果陛下知道我是一个这样的人就好了,让他给我点轻松的活计,亦或者是给我点人,让我去指挥他们去做事情就好了。当然,要是把扶苏给我做徒弟,我教导扶苏做这些,也是可行的,总之我肯定是不想亲自动手的,那多累啊?】
  “这什么这?你这个混小子,你今天敢要在朕面前骗朕的话,那江湖术士徐福是怎么死的,你就会跟他一个死法,你明白了吗?”
  始皇帝的脸色突然阴沉了下来,心里面却是一番后悔:娘的,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是个这样的想法,他居然喜欢偷懒,还不想要什么封赏?无欲无求?
  等等!
  他似乎之前让朕选择改革的办法就是推行黄老学说,进入无为而治的状态。
  而这黄老学说是道家的。
  这混小子的心态与那庄子庄周的人生态度为何如此的高度吻合?
  莫非!
  莫非这混小子是道家学派的传人?
  呼!
  朕终于是弄明白了,搞来搞去,这小子是道家的传人,难怪他如此地视金钱如无物了,如此地对地位和封赏以及功劳不屑。
  因为道家就推崇这个啊,那庄周不是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吗?
  唉,朕血亏啊!
  朕要是早知道这混小子是道家的传人,一定不会把嫚阴嫁给他的,这小子根本就是个油盐不进的家伙,朕这波投资是完全没有收益的啊!血亏……
  “陛下,陛下切莫动怒,这的确是微臣年幼时所画,如今能够被陛下重新找到,微臣似乎寻到了青春的气息,颇有些‘也’青回的感觉。”
  “也青回?”
  始皇帝只不过是表面上的脸色是阴沉的而已,实际上他的心情是哭笑不得的。
  不过,这也是他的一厢情愿。
  毕竟李林的行为是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周十分接近,被他给误认为李林是道家学派的传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大秦统一了天下。
  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戛然而止了,但秦始皇可不是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虽然以法家治国,但丝毫没有限制其他学派的发展。
  对于道家,他自然是熟悉的,甚至还能背诵出好几篇道家的名篇呢。
  相反,始皇帝是厌恶儒家的,认为儒家只会嘴上说些大道理,其实肚子里面一堆男娼女盗。
  “陛下,这是我们当地人称呼自己寻找到了以前的记忆,而特意创造出的一个词。也可以读作‘爷青回’!”
  “哦?这倒是有点意思!”
  始皇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过他今天如此焦急地让李林过来,可不是为了啥‘爷青回’的,而是为了这四大发明。
  所以,他马上就不在这个话题上多作迟疑了,话锋一转道:“你说着竹简上的事物是你年少时所为,那你现在有几成把握把这些给造出来?”
  “回陛下,您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
  “一成......”
  “什么?就一成?”
  “陛下,微臣想说的并不是一成,而是一成都没有......”
  始皇帝的脸色陡然大变,变得更加地阴沉了,看向李林的眼神也变得十分凌厉,整个帝王之威瞬间就充斥在了这偏殿之内。
  宛如下一秒,就要尸骨血山了一般。
  【呼......这陛下刚才还好还好的,怎么一下子就变得这般地恐怖了?他......不应该啊,他怎么会变脸比翻书还要快啊?我说得是实话,是真话啊,他要是知道这四大发明制造起来的程序之复杂就好了,那单单一个火药就要成千上万次的实践,道士们从东汉开始,一直到唐朝,可是过了五百年的时间啊,才弄出了火药。现在陛下想要一蹴而就,怎么可能呢?】
  此时的李林是真的骑虎难下。
  他说的已经是真话了,奈何陛下不信。
  他自然是没有办法了。
  不过此时的始皇帝并没有如他所想像的那般直接就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了。
  反而是笑了笑。
  这就让他疑惑了起来。
  【陛下这是怎么回事?又突然不生气?刚才那样子,可真的是吓死我了,陛下的气场之强大,果然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能比拟的。】
  始皇帝又忍不住地笑了。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这李林了:这个混小子,你有话直说不好吗?既然这四大发明想要造出来很困难,朕也就不会如此催促于你了。
  至于这东汉是个什么玩意?
  还有这唐朝又是个什么朝代?
  东汉到唐朝,用了五百年时间才发明了火药。
  那么这唐朝现在是那个国家?
  也在西方吗?
  等等!
  莫非这四大发明,都是西方那些国家弄出来的?而李林刚刚好知道西方国家的历史,所以他对这四大发明也就有所了解了?
  他想着想着,顿时心里面就惶恐了起来。
  如果西方那些国家真的有了这四大发明的器物,万一他驾崩了之后,这大秦该如何面对他们的威胁呢?
  于是乎带着这种居安思危的想法,始皇帝马上就开口道:“李林,你告诉朕,你所画的四大发明是怎么来的?还是说,这天下除了大秦一个帝国外,还有其他国家?”
  【哈?陛下的思路可以啊,居然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其他国家上面去了,有了,这样一来,我也好解释了!】
  “不错,这天底下的确是不只大秦一个国家,有两百多个国家或者地区,其中势力范围,领土大小规模比肩大秦者,不在少数,这四大发明,其中火药就是产生于大唐国,而造纸术是大汉国发明的,印刷术和指南针都是大宋国发明的。”
  “什么?这四大发明,居然是这些朕闻所未闻的国家搞出来的?他们的实力如何?”
  “哈哈哈,陛下,您这就问对人咯!”
  霎时间,始皇帝就宛如一个好奇宝宝,竖起了耳朵听着那李林胡诌的故事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