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又带走一个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墨开心的拿着圣旨走出了奉先殿。
  从今日开始他就能有拥有自己的军队了,还能将傅让收入麾下,今后他在应天府也算是有自己的势力了,这番力量他一定要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
  他估摸着等他办好这些事之后,差不多也是朱元璋立下皇太孙之位之时。
  他必须尽早的完成系统给的任务,这样一来积分又增加了,到时有什么需求也好兑换。
  “吴王殿下何事这么开心。”
  苏墨在宫内一路哼着小曲,慢悠悠的走着,一点不在意那些宫人的目光。
  傅让恰好在宫内巡逻,远远的看到苏墨就跑过来了。
  “本王可是在宫内等你很久了!”
  他这样在宫内绕着弯就是为了碰到傅让,好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他。
  “不知道吴王殿下找卑职有何要事?”
  “你可知我手中的是何物?”
  苏墨将圣旨举起来放在他的面前。
  “是皇上的旨意。”
  “不错,本王且问你,你想一辈子呆在这宫中看一辈子的门吗,如实回答我!”
  傅让犹豫了一会,再次瞥向苏墨的目光变了。不再是之前憨憨的模样,而是有了欲望!
  “卑职不愿意,卑职也想像祖父那样,能为大明建功立业,那才是我们将门后代想做的!”
  “好,本王现在给你这个机会,随本王出宫去,你可愿意!”
  “只要吴王殿下不嫌弃,卑职愿誓死相随!”
  傅让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跪在地上。
  “傅将军不必多礼,你打开看看。”
  苏墨将圣旨塞到傅让的手里。
  “这...这可是皇上给吴王殿下的旨意,卑职怎可随意查看。”
  “你看看便知。”
  傅让打开圣旨,上面赫然写着封傅让为昭信校尉,随吴王朱允熥一同训练难民。
  “这是......”
  傅让颤抖着双手,欣喜的看向苏墨。
  “回本王的府上再说吧。”
  苏墨也没有亲王的架子,直接搭着傅让的肩膀就走了,他们二人的个子恰好差不多。
  一个太监看到之后,立马就到东宫禀告吕氏。
  “你说的可是真的,吴王他搭着护军统领的肩膀走了!”
  “奴才没有看错,他们二人有说有笑的离去了。”
  “滚出去!”
  吕氏生气的摔碎了手中的杯子,一旁的宫女吓的连连后退了好几步。
  “老三真是好手段啊!”
  吕氏心里悔恨当年为什么不趁朱雄英死的时候直接弄死他。
  当年朱雄英薨了之后,就只剩下朱允熥这个嫡子了,要是他也死了,这个皇长孙的位置毫无疑问是朱允炆的。
  只可惜当年的朱允熥还不是苏墨,性子胆小怕事,故而吕氏觉得他根本不会威胁到朱允炆当上皇太孙,便留下了他的小命。
  现在看来,是她小看了苏墨了。当年必定是他扮猪吃老虎,为了躲过一劫,逃到宫外去。
  “等下贤王回来,你马上就让他来见我!”
  “是是是,奴婢遵旨!”
  她随便指了屋内一个宫女。
  收到命令的宫女如释重负的跑了出去。
  “太子妃的脾气真是越来越古怪了。”
  “嘘~小声点,现在吴王殿下深受皇上的宠爱,只怕贤王殿下不一定能当上皇太孙了,太子妃当然着急了。”
  “哎~真希望吴王殿下能早日当上皇太孙,听说以前伺候他的太监已经重获自由之身了,还是他亲自像皇上请求的。”
  苏墨当日之举,给宫内的人带了极大的影响。
  就连东宫的人都迫切希望苏墨能当上储君的位置,这才是他们心中的“贤王。”,而非朱允炆。
  朱允炆一直是个道貌岸然的人,除了对朱元璋的孝顺是真的,其余都是假仁假义,对身边的人也不是传闻中的那样谦和,尤其在东宫内。
  在东宫当差的多年的人都是知道的。
  在侍卫门的注视下,苏墨直接带着傅让回了吴王府。
  “这吴王殿下该不会把傅统领都带走了吧!”
  “这可说不准,你没见吴王殿下手里拿着圣旨吗!”
  “能接近的吴王殿下的人命可真是好啊!”
  “别说了,今后他到宫里来,我们可都得毕恭毕敬!”
  傅让这一走,宫内的人就把苏墨传的更神了,人人都想到吴王府去。
  只要是他看上的人,立马就能里离开皇宫到吴王府当差。
  一时间,整个皇城都在传苏墨的美名。
  “皇爷,现在宫内宫外都在流传吴王殿下才是真正的贤王!”
  “哼,这臭小子的作风的确是贤王啊!这宫内的人是如何知道的?”
  朱元璋有点好奇,他进宫的次数并不多,也就来陪陪他这老人家吃饭而已,为何宫内的人都如此崇拜他。
  “您当初下给吴卓的圣旨都被宫内的人都知道了,今日傅统领又被吴王殿下带走了。”
  “这小子的运气还真是好啊,就这样两件事就获得这样的美名。”
  朱元璋是打心底羡慕他,而他为百姓做了这么多,在文武百官面前依旧是那个残暴的帝王,或许在百姓的心中也是如此,没人能理解他,除了苏墨之外。
  “卑职需要制止吗?”
  宫内向来不能流传这些皇子皇孙的事情。
  “不用了,随他罢,这是他应得的。”
  对于苏墨,朱元璋的每次决定都令蒋瓛非常震惊,这次也不例外。
  “卑职领命。”
  他一次次的为苏墨打破了自己的原则,蒋瓛也无可奈何。
  朱元璋回到堆积如山的奏章面前,自从朱标走了之后,他就少了一个替他分忧的人。
  再加上近日群臣都上奏,希望能早日立下储君,也好稳定民心。
  他心里清楚,苏墨是不二人选。
  且不说他现在的作为,当年在苏氏酒楼的时候就赈济了这么多难民乞丐,替他解决了一件大事。
  而后在凤阳府当知府的几年,又是屡破大案,造福了凤阳府的百姓。
  这次他若是真的能将这两件事办好,这个皇太孙的位置,不管是任何人都不会对他有意议。
  他老了,是时候该有个人来接班了。
  相比较朱标的宅心仁厚,苏墨的性子更像他,有雄心壮志的同时又将百姓装在心中,这才是他想要的接班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