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一章想身后名的汪直(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
  但群臣却吵的不可开交,最可怕的是,朱见深全程带笑上完了早朝。
  见识过朱见深的朝堂,笙歌莫名怀念刘子业。
  脸色一沉,朝堂上顿时寂静无声。
  各司其职,该做什么做什么。
  不过,不得不承认,朱见深是真的好脾气。
  如果不是在退朝后,笙歌见朱见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怕是会以为对方真的享受这种看似群臣和谐的朝堂氛围呢。
  也不知当年建文帝设立内阁,有没有想过,当年只有咨询顾问之权的内阁,会成为桎梏帝王的庞然大物。
  “小汪直,今天的早朝可有什么收获?”
  朱见深脚步轻快,就连脸上的笑容都真切了几分。
  上早朝,要人命,尤其还是菜市场似的早朝。不行,他得去昭德宫混口饭吃,补充一下精气神。
  收获?
  看文臣武将相互指摘吵架,能有什么收获。
  最大的收获,就是吵……
  不过,这话,她能说吗?
  昭德宫的门面,她还是扛的稳一点儿吧。
  “文臣才思敏捷文采极佳反应敏锐,武将中气十足坦荡真诚孔武有力,都是极好的。”
  这也不算是昧着良心说话啊。
  文臣们漫不经心戳心窝子,武将们就差跳起来撸起袖子直接打一架了。
  说得好听一点儿,可不就是各有各大好,平分秋色。
  朱见深:……
  怀恩:……
  原来,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啊。
  怀恩深深觉得,他根本不配做司礼监的大太监,因为他在艺术上的造诣还不够。
  他靠一句老奴愚钝,陛下圣明行走天下。
  “小汪直,你果真是个妙人啊。”
  朱见深爽朗的笑道,他隐约知道,贵妃留汪直的用意之一了。
  贵妃对上那帮文臣的指桑骂槐,向来憋屈,可偏偏每次都只能哑巴吃黄连。
  如今得了汪直,想来以后再对上内阁那帮倚老卖老的家伙,也能恣意些许了。
  “皇上谬赞了。”
  笙歌一本正经的说道。
  一行人回到昭德宫,笙歌瘫在椅子上长长的舒了口气。
  上早朝,那是人干事的事吗?
  也不知那个位置,人人趋之若鹜,图的是什么?
  怪不得古来帝王难天年,就这起早贪黑的,能长寿才怪。
  在笙歌正在与一堆美食奋战补充体力的时候,那帮人也打听到了她的身份。
  万贵妃的新宠……
  汪直……
  本来只是有几分好奇的臣子,这下好奇倒是不见了,全部变成了肉眼可见的嫌弃。
  万贞儿是妖妃,汪直自然也只能是个谄媚的小人。
  没听过一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
  内阁之中
  “商首辅,陛下是不是宠万贵妃太甚?”
  “汪直一个刚净身出入宫的小宦官,竟然登堂入室,出现在了早朝之上。”
  “就为了讨万贵妃欢心,便能罔顾祖宗家法吗?”
  在这帮人眼中,朱见深有中兴之兆。
  而万贵妃,就是朱见深人生里最大的那个污点。
  闻言,商辂头也不抬,手里翻看折子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自陛下登基,关于万贵妃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
  可偏偏性格宽和仁厚耳根子软的陛下在万贵妃这件事情上格外的执拗。
  你吵任你吵,你闹任你闹,陛下充耳不闻。
  说到底,他们究竟是在不满万贵妃什么?
  家世?
  大明朝后宫,为后为妃者,向来不注重家世背景,只要出身清白便好。
  而万贵妃自幼入宫,身家自是清白的。
  也许,便是那跨度极大的年龄,成了绕不过气的问题。
  最开始,他也曾上过折子,痛斥万贵妃后宫干政,骄奢淫逸,可慢慢的,也歇了这份心思。
  毕竟万贵妃的手,并没有真正伸到前朝。
  “商首辅,我们是不是该上道折子,规劝陛下?”
  见商辂没有理会,有人追问道。
  朝堂之上,天下读书人的心之所向。
  十年苦读,都不一定能入朝为官,偏偏一个小太监,站在了那个显赫的位置。
  “上书?”
  “书何事?”
  商辂把折子分类整理,摆放好,慢条斯理的开口。
  罔顾祖宗家法?
  宦官在大明朝本就是个特殊的群体,讨帝王欢喜,早已根深蒂固。
  “那便放任不管了吗?”
  有人不服气的开口。
  “静观其变吧。”
  商辂想到今日早朝时,眼神清澈,脊背趣÷阁直的小孩童,凝眉说道。
  他识人无数,他敢保证,那个叫汪直的小孩童听懂了今日早朝所有的事情。
  帝王身边总归要有宠信的宦官的,是谁不一样呢?
  “可……”
  “对于这件事情,诸位若是不满意商某的提议,可自行上奏。”
  “至于万贵妃,与其盯着万贵妃,不如盯着万家。”
  “别逼急了陛下,难不成诸位忘记了陛下曾经想要把万贵妃捧上后位时的疯狂之举吗?”
  “你我读书识字科举为官,是抱着效忠陛下,造福百姓,光宗耀祖志向的,而不是死盯着陛下的后宫,与陛下死磕。”
  万贵妃年纪是大了些,容易在野史上留下些似是而非的猜测,影响陛下名声。
  可,多年情分,总归是在的。
  万贵妃对于陛下而言,可不仅仅是一位宠妃那么简单。
  那是陛下割舍不掉的过去。
  当年,陪在陛下身边的是万贵妃,而不是他们这些人。
  这些道理,他看的明白,却不能直言。
  “难道诸位是想看着陛下再意气用事一次吗?”
  “别忘了,万贵妃失去了皇长子,陛下本就痛惜不已。”
  商辂声音沉静,眼中不见一丝波澜。
  且看着吧,总觉得汪直那个小宦官,会在大明朝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趣÷阁。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入了万贵妃的眼。
  也不是每一个会讨上位者喜欢的小太监,都能让万贵妃冒着被百官弹劾的风险,也要把汪直光明正大的送在人前。
  万贵妃此举,无疑是亲自替汪直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自小朝堂的耳濡目染,自然是要比那些在后宫泥潭中浸淫挣扎多年,见多了阴私手段的太监心智性格要健全的多。
  这份机缘,对于汪直来说,无异于是天大的恩赐和福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