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想挣扎的刘子业(三十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十四)
  这是少年登基的帝王,与积威已久强势老臣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许是试探,许是下马威。
  辅政大臣们觉得,新皇初登基,如今没了先帝爷这座大靠山,必然处处受制于人。
  哪怕太子殿下曾经业杀伐果断过,但没了靠山的杀伐果断只能是空中阁楼。
  “你是先帝爷钦定的辅政大臣,与朕何干?”
  “朕即天下,爱卿不懂吗?”
  “依朕的意思,先帝爷既然如此信任看重你,你又如此忠于先帝爷,那你为何不在先帝爷驾崩之时殉葬呢?”
  “不过,现在也不晚,朕念你忠心,可以开一个先例,在皇陵旁重新为你修建一座陵墓,全了你为先帝尽忠之心。”
  白玉阶梯上,高坐皇位的刘子业,嗤笑着,说道,声音中满是玩味和冷漠。
  这就是先帝选的好人啊,迫不及待想要专权,那就下去陪先帝吧,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趣的事上。
  辅政大臣们一愣,一言不合就赐死为先帝爷殉葬这样真的好吗?
  辅政大臣们不死心,想要撞柱威慑。
  群臣想要劝阻,而刘子业则是漫不经心的注视着。
  想死就利索点儿,做戏也请认真点儿。
  辅政大臣终究还是没舍得死,毕竟位高权重,子孙满堂,他也舍不得啊。
  刘子业与辅政大臣的第一次交锋就这样获胜,且趁热打铁,刘子业罢免了那位带头反对他的辅政大臣的官位,责令返乡。
  作死,就要做好真的会死的准备,否则真当儿戏吗?
  就这样,新皇登基后悖然变色,面无哀容,刑杀大臣,狂悖无道的名声就这样被传了出去。
  没有大赦天下,却依旧免了百姓三年傜役赋税。
  好像,好像一切都没有变,也好像一切都变了。
  百官诚惶诚恐,百姓却感恩戴德,刘子业陷入了这样一种诡异的怪圈。
  朝堂之上,永远都是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饶是老太傅,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虽有弊端,却效率高超。
  一晃,一个年头过去了。
  年幼未遭大磨难,心性不至于过分偏激的刘楚玉在嫁给何戢之后,倒也收敛了些许,久而久之,夫妻恩爱和睦的名声渐渐取代了曾经的浪荡肆意。
  何戢对刘楚玉是真的好。
  这一次,他们夫妻二人有幸相识,有幸相处,他也有幸了解到楚玉的过往种种。
  而刘楚玉也把自己的柔弱,难堪,纠结展露给了何戢。
  夫妻恩爱,在这一年也成功诞下了嫡长子,肖似子业。
  许是外甥随舅舅吧。
  刘子业按照规制奖赏,不曾有任何逾矩,使得那些试图攻歼刘楚玉的言官亦无处下手。
  依例,刘楚玉携夫携子,入宫谢恩。
  刘子业看着眉眼间皆是柔和温润的刘楚玉,心下安定。
  “阿姐,外头风大,你又何需专门入宫一趟。”
  刘子业清楚,阿姐是来谢恩的。
  “一堆人盯着何家,盯着我,不来谢恩的话,明天那帮言官就能拿唾沫星子淹死我。”
  “对了,这是阿姐给你的礼物。”
  虽然……
  虽然这个礼物来的有些迟。
  刘子业接过锦盒,打开,锦盒之中是一颗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价值连城,罕见之至。
  刘子业不解,夜明珠不是阿姐心爱之物吗,为何会转送了他?
  想当初,阿姐因着独爱夜明珠,被百官职责奢靡浪费,不识疾苦。
  哪怕他对夜明珠没有研究,也清楚这么大,品相如此好的夜明珠可遇不可求。
  “你不是说你怕黑吗?”
  “阿姐记得呢,只是以往遍寻不得。”
  “你是不知道,当年你那一手密密麻麻的水泡,阿姐看了便记了这么多年。”
  “这下好了,以后你的寝宫夜里就不需要点烛火了。”
  刘楚玉大大咧咧的坐下,饮了口热茶,唠家常般说道。
  夜明珠这么雅致的东西,不符合她的喜好。
  她就喜欢那种俗气到极致,却又明艳到极致的东西。
  若按她的品味,她宁愿去买两支大金簪,都不会去寻这夜明珠。
  可谁让子业需要呢。
  只是没想到,这东西这么难寻,一寻便寻了这么多年。
  后来还是驸马帮着一起打听,才有了下落。
  刘子业怔愣,被烛火灼伤那件事情本就不值一提,他早已忘的干干净净。
  没想到,他随口的理由,竟被阿姐记了这么多年。
  而阿姐背负了那么多年的骂名,竟也是因为他。
  “我很喜欢。”
  “谢谢阿姐。”
  在他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捧在阿姐面前时,阿姐也在想方设法把最好的东西给他。
  这么多年,阿姐从未改变。
  刘子业很是庆幸,当年他以死相逼让阿姐离开,这可能是他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了。
  “子业,看看你外甥,跟你小时候长的很像。”
  送夜明珠,刘楚玉没有邀功,而是轻描淡写的聊起了别的话题。
  刘子业郑重的放好夜明珠,看向了嬷嬷怀里的小娃娃。
  小娃娃眼睛滴溜溜转着,时不时还吐着泡泡,一见人便咧嘴笑。
  像吗?
  其实不像的。
  他从来没有这般明快,爱笑过。
  这是一个积万千宠爱的小娃娃。
  不过,眼睛和嘴巴倒是像极了他。
  “阿姐,你要去看看她吗?”
  “她身体不大好了。”
  在嬷嬷抱着小娃娃去偏殿喂奶时,刘子业蓦地开口。
  这个她是谁,刘楚玉心知肚明。
  “子尚呢?”
  刘楚玉反问道。
  子尚便是当初那个被母后寄予厚望,想要扶上太子之位弟弟幼弟。
  与其说是幼弟,倒不如说是陌生人。
  母后从不让她与子业靠近子尚半步,生怕他们伤害子尚。
  “回封地了。”
  刘子业淡淡答道。
  母后精心教养,付出全部心血的孩子,不也未能做个孝子。
  “倒是果决。”
  “你当心着点儿,前些日子我听公爹在家里无意提起,宗室近来人心不稳。”
  子业对于政务,对于宗室百官严苛端肃。
  想着浑水摸鱼的,或轻或重都受了处罚。
  想来权臣不甘心,想要另立刘氏宗室之人为傀儡皇帝了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