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惶惶不可终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约两家药铺的掌柜和坐堂大夫见面必得不能在药铺开门时间,而稍晚一些时候城内又会宵禁。
  将见面地点定在王府,议事毕若来不及返回,掌柜和大夫们可以直接歇在王府客房,比在别处商议要方便的多。
  至于见面时间,那就定在明日好了……
  这些天因为忙,云悠然把进宫谢恩的事给忘了个彻底,就是连嬷嬷,不知何故这次竟也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忽略掉了。
  连嬷嬷都没想起来的事,云悠然的其他丫鬟那就更别指望。奇怪的是,管家和花侧妃也都没提过。
  集体性遗忘。
  因云悠然接到圣旨未专程进宫谢恩,后宫里又议论纷纷,大抵都是嫌弃定王妃果然出身乡野不懂礼数之类,淑妃娘娘因此又生了一肚子的火。
  可她知道这次皇上肯定是站在儿媳这边的,她也就没敢派人去数落儿媳,有气只能自己暂时憋着。
  淑妃所料没错,当后宫的议论传入陛下耳中,陛下果然没怪罪云悠然这个儿媳。
  非但没有半分怪罪,客观上还算是给云悠然这个儿媳出了口气,虽然这事自始至终云悠然半点都不知。
  皇帝陛下觉着他的后宫嫔妃们肯定是太闲了才无事生非,太过养尊处优,竟连是非观都渐渐被磨灭了。
  既这么闲,那就找点事做好了。
  陛下略微想了想,派江文去后宫传口谕,着众妃嫔无论品阶大小,每人将《南华真经》和《太上感应篇》抄写百份以为国祈福。
  江大总管传口谕时特意补充了一句,众嫔妃务必“亲手”写就。
  虽然未明说代趣÷阁的后果,可妃嫔们谁也不敢拿这个赌。
  还能怎样,陛下让写那就写呗。
  嫔妃们一忙起来,后宫果然清净了许多。
  淑妃娘娘虽然也在抄经之列,心气自然难平,但一想到那些个多嘴毒舌嘲讽她的也不得不写,下趣÷阁都流畅了许多。
  第三日傍晚,定王殿下依旧未曾回府,对此,越来越担心的水侧妃不知往前院派了多少趟打听的人。
  殿下以往但凡出门,都会亲自跟她说清行踪,像这次这样的情形还从未发生过。
  连着三日未归,前院丝毫口风也不透露,莫非殿下真察觉了什么?
  如果真的察觉了,甚至已经调查清楚了,那她该怎么办?该怎么面对他?
  会不会影响到珲儿?
  会不会影响到伯府?
  不行,不能这么坐以待毙,找不到殿下,那她就找五哥,也许五哥知道殿下去了何处。
  “采薇,派人去伯府找五公子,请他明日下了衙一定来趟王府,就说我有急事找他。”
  水侧妃没有任何一刻比现在更后悔没能早早的把她的儿子给送走,万一东窗事发,她该怎么办?她该怎么保护儿子?
  “是,侧妃!”
  因萧君昊的一反常态,紫藤苑里的水侧妃这几日可谓惶惶不可终日,心里没鬼的其他大美人则依旧各忙着各的,一点都没被影响到。
  云悠然这个王府正妃也没受到任何影响,她按着自己的节奏如期在王府款待了保和堂和泰安堂这两家陪嫁药铺的掌柜和大夫。
  款待相关一应费用皆由梧桐院出,给众参与忙碌的丫鬟小厮还都封了赏赐红包。
  因为云悠然觉着这是她的私事,就连穆大管家和花侧妃也都得了红封。
  得了大红包的众人自然都很开心,心情好了,招待客人也就格外用心。
  定王府晚宴上,保和堂掌柜齐正初,坐堂大夫李松华、舒余庆和泰安堂掌柜元益民,坐堂大夫官文荣、白春生等六人简直被奉为了上宾,别提多有面儿了。
  晚宴毕,几人带着十分愉悦的心情移步定王府外院待客主厅墨韵堂,待丫鬟们上了茶,云悠然微笑着引入了正题。
  云悠然先将皇上已明旨允许她行医,她打算在两处药铺轮流坐诊的打算告知了在座六位,并称若无他事,每五日她会轮换一次。
  他们前东家童神医的关门弟子,新东家定王妃数次救人的事,京城中早已无人不知,他们比别人更为关注一些。
  别的且不说,身为医者,光是态度,定王妃无疑是极为合格的。
  至于医术,他们偶尔被童神医指点过那么几次都觉收益匪浅,朝夕跟着童神医习了六年医的定王妃,不管别人如何,他们肯定丝毫不会质疑。
  即便稚嫩又如何,不还有他们这些老家伙呢么?
  故,对新东家想要在两家医馆轮流坐诊一事,掌柜和坐堂大夫们都没有任何意见。
  接着,云悠然跟众位说了义诊相关,这也是她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她说,保和堂以后每个月至少得义诊三次。明日起就在保和堂外贴出告示,上书每月逢五义诊。
  告示下方以小字标明,保和堂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日皆为义诊日,义诊当日只为贫民百姓治病,义诊当日接诊的病人免收诊疗期间所有医药费。
  之所以选择保和堂,是因为泰安堂位于京城中高官勋贵聚居之处,一般平民基本不会去那里。
  保和堂东临西坊,系人潮聚集之处,三教九流各个阶层者自然都有。再不行,还有许多丫鬟、小厮、伙计不是?
  相对于泰安堂,云悠然觉得将义诊的地方定在保和堂更为合适。
  义诊一事掌柜的和坐堂大夫就更没什么意见了。不但没有意见,还都对云悠然的这一决定十分赞同。
  一番谈话进行的相当顺利。
  之后又沟通了一些细节,令穆大管家亲自带人去安置六位客人,云悠然才带丫鬟们返回了梧桐院。
  翌日,告示一出,长安坊内凡看到的基本都不太怎么能信。
  这则告示一传十、十传百,没几日就传遍了京城,只是相信的始终不多。
  毕竟免收的并非是当日的医药费,而是义诊当日接诊病人康复之前所有的医药费。
  大多数人认为,一间小小的药铺不可能真正做到,八成是为了沽名钓誉。
  而且,因着这样一则明显要关照百姓的告示还劝退了许多自持有点身份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