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借势发展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间已经到了1920年,苏俄红|军为了统一思想。已经多次祭出了意识形态和信仰的大旗,现在他们想回头也不可能了!
  因为拉辛的崛起,西伯利亚地区的局势再次发生了转变。苏俄高层不得不紧急动员了大批政工人员,这才勉强维持住前线的均势。
  就这样,陈启民一子落下,苏俄内战的局势再次被逆转!
  现在,再也没人敢说陈启民在干涉苏俄内战的时候出工不出力了。
  很快,拉辛和高尔察克再次进军到了喀山附近,双方再次在喀山展开了对峙。
  这下各国列强的工作也简单了,他们只要出钱给拉辛和高尔察克,再让陈启民为他们生产足够的物资,苏俄就绝对没有好日子过。
  其实,各国列强也不用出太多的钱。
  这些钱,他们完全可以转嫁到刚刚战败的同盟国的身上。而且高尔察克的手中可还握着沙俄国库最后的家底呢。
  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有多富有?
  就这么说吧,高尔察克有大量的黄金大家都知道。但是,这趣÷阁钱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曰本人也找到了一小部分。
  捷克斯洛伐克人就拿着自己找到的那一小部分,就足以建立一家军团银行,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早起建设。
  曰本那边更是如此,他们赖在外东北那么久,真就让他们找到了几吨黄金。
  他们就借着这趣÷阁钱发展经济,不仅还完了外债,甚至还刺激了自身经济的增长。
  现在,因为陈启民的出现,他有意无意得干扰了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曰本人的行动,沙俄国库基本上全都掌握在高尔察克的手中。
  他现在基本上可以算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资本家了!
  要不陈启民为什么始终惦记着他的家底,不住得拿他当肥羊宰?
  当然了,指望拉辛将苏俄拉下马是不现实的。
  因为拉辛的势力先天不足。他几乎永远不可能拥有俄国的合法统治权。
  毕竟他是个傀儡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拉辛的上限恐怕也就是一个依附于陈启民的地方军阀而已。
  既然是依附于自己,陈启民自然要榨干他的最后一丝价值。
  俄国内部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着高级技能的大部分都来自于有产阶级。
  他们是受到苏俄打击最重的一批人,拉辛崛起之后,有大批的技术人才投入了他的麾下。
  陈启民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陈启民假意帮助拉辛建立起了各种工厂,但却在工厂中安插了大量的东北技术人员。
  这些人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俄国人才的知识,甚至,陈启民还亲自下场用高薪从拉辛那里挖来了很多高级研究人才,充实到自己的大学之中。
  就这样,在陈启民的殚精竭虑之下,即便周边的环境这么复杂,陈启民依然给东北赢得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可以让东北安心完成自己的三年计划。
  很快,东北的一些顽疾也因为这批人的涌入得到了解决。
  “轰!”
  在东北的一间训练场之中,传来了一声剧烈的爆炸声。
  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欢呼声!
  陈启民也在一边露出了老父亲一般的微笑。
  终于啊!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等待,东北终于解决了炮钢的锻造问题。
  在陈启民的面前,三门16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正在不断得怒吼着!
  东北终于有制造大口径重炮的能力了!
  很快,借着这批俄国技术人员的涌入,再加上英美两国技术人员的支持。
  东北迎来了一段技术井喷的时期。
  军用卡车!半履带装甲车!还有各种军用技术迅速成熟。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一款陈启民力主研制的装备,半履带摩托车!
  半履带、摩托车,这个组合是不是非常奇怪?
  但它其实在战场上也有过一段高光时刻。
  众所周知,在二战前期德三军队主要以摩托化步兵师为主。论到摩托化装备,德三才是真正的行家。
  但是,即便是德三也有失手的时候。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所要面临的作战环境也越发的复杂起来。尤其是东线战场上的雨季和春季,泥泞的土地几乎让德军所有的车辆都无法正常行驶。
  就在这时,一种本来给伞兵设计的装备——Sd.Kfz.2型半履带摩托车进入了德军的视野。
  这款小型半履带车能搭载三名士兵,还能承担运送物资的作用,拖着小型火炮和重型无后坐力炮快速机动一点问题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这款装备的越野能力极其出众。几乎能适用任何复杂的地形。
  即便有些地形过于复杂,前轮深陷在泥地或者沼泽地中,那也不要紧的,把前轮拆了用履带行驶照样“健步如飞”。
  盟军士兵对这种车也是喜爱异样,在战后,有很多盟军士兵想尽办法带了一些Sd.Kfz.2型半履带摩托车回家。结果他们发现,这家伙在耕地的时候居然也给力得让人难以置信!
  不过这种半履带摩托车继承了德国人的“传统艺能”,因为过度追求性能,让这种车结构过于复杂,造价极高不说,喝油喝得还非常吓人!
  这个时候,就要问出那个灵魂拷问了!
  德国装备好,但是造价太高,结构太复杂怎么办?
  苏卡不列!找毛子给你解决啊!
  陈启民的手中现在可是有不少毛子技术人员呢,在各种伏特加、红肠和大列巴的刺激之下。
  他们很快就给陈启民设计出了一种便宜、耐|操、傻大憨粗的半履带摩托车!
  因为暂时被发动机技术阻挡了自行火炮、坦克和重型半履带装甲车的研制工作。
  加上边防军所要面对的作战地形也越来越复杂,再加上边防军装备的支援火力口径也越来越大,他们从前装备的重型摩托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部队的需要了。
  陈启民就弄出了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装备。
  在装备发放到部队之后,得到了前线士兵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炮兵弟兄们,对半履带摩托那是爱不释手!
  现在,他们运送重型迫击炮和大口径无后坐力炮,再也不用使用东北造的、性能极其不稳定的牵引车了!
  同样喜欢这种装备的,还有担任后勤的运输队,搭载着机枪和无后坐力炮的半履带摩托车,是他们最佳的伙伴,有这个可靠的大家伙在,他们再也不用怕有人将他们当软柿子捏了!
  当然了,装备的研发和装备那都是需要钱的,陈启民自然不可能自己花这个“冤枉钱”。他必须得从高尔察克的身上,把这趣÷阁钱坑回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