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水调歌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多时候,
  当人们怀疑一件事情,开始去注意它时,便会发现处处皆是破绽。
  李世民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是以他心中是越来越嘀咕不断。
  李承乾在教诗词,李泰在学,自己也就随意写写。
  但每次都能比李泰想到的更多、更远,等李承乾选择出合适的词汇时,自己随意写写的甚至比被正经教授的李泰还更早写出来。
  这是何道理?
  这还算李泰作的诗吗?
  李世民分不清楚,但他知道别看纸上这些诗是最早在他手里现世,但作者绝不是他。
  作诗作词,讲究的是一个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等,而且还有许多的灵感与打磨。
  可他呢?
  来乾庄前心里空荡荡的,啥感想也没有,来了之后就这么听着听着,两首名篇就被他写出来了。
  那作者是青雀吗?
  李世民微微思索后,很快在心中否定了这个想法。
  不可能,必不可能。
  往日也许看不出什么,但今日同样是在李承乾的教学下,每一首诗,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青雀都比自己晚上许多。
  连自己都算不上作者,青雀自然也不能算。
  那么......作者究竟是谁?
  李世民目光下意识朝着屋内看去,刚好听见了李承乾开始传授第三首诗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有,把酒问青天。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当最后一句落下时...
  李泰懵了。
  李世民懵了。
  屋内外所有听见此诗的人都懵了。
  “大兄,这...这...这也是泰能作的?”李泰干涩问道,眼中怀疑人生。
  “不是你还能是谁,要有自信。”李承乾笑容和蔼。
  自信?
  李泰恍惚许久,又道:“可这体裁......?”
  “体裁啊......”
  李承乾微微颔首,解释道:“这首词体裁虽然奇特,但也不是你初创,而是源于隋朝的《水调》曲,所以这首词以‘水调歌头’为名,也正是因为截取大曲《水调》的首章另倚新声而成。”
  是这样?
  竟然如此吗?
  李泰点点头,又离奇道:“大兄,为何泰不知这点?”
  李承乾微微一笑,神情自若:“害,一叶障目而已。”
  李泰茫然点头,李世民嗤之以鼻。
  俄顷。
  待李泰稍微回过神来,李承乾开口说道:“这三首诗词你记得在中秋诗会上拿出来,到时候也好一鸣惊人,不过这中秋过了,下一次节日就是重阳节与上元节了,届时大兄会再教你作诗的。”
  自己作的诗,自己拿出来装逼,这肯定没毛病。
  只是,李泰不知为何,心里总感觉不得劲。
  非常不得劲。
  “还有......”
  李承乾又接着道:“按照习俗,大兄教你作诗,你也得听大兄安排。”
  李泰傻乎乎的道:“大兄,哪里来的习俗?”
  “上次不就这样的吗?”
  李承乾解释了一句,因为李泰是怕他被坑,又接着开口安慰道:“你且放宽心,我是你大兄还能坑了你不成,这安排也就是学习上的问题。”
  “这中秋一过,你诗王词王的称号肯定会更加牢固,这段时间可别忘了多在国子监里走走,多与同窗们聚一聚,加深加深感情,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更重要的事?
  “啊,大兄那是何事?”李泰下意识出声问道。
  李承乾眨了眨眼,倒也没有过于防范。
  这李泰就是一傻乎乎的小屁孩,满脑子都只有文学二字,早些告诉他安排,也能让其有所心理准备。
  “简单,就是大兄看你偏科严重,准备送你到各处学习一番。”
  说着李承乾便把放在书案上的《手把手教你当皇帝》给拿了出来,不过又把封面给取了下来。
  随后,将其递给李泰,道:
  “基本后续的学习阶段都在这本书上了,你回去没事可以翻来看看,平日里刚好也多注意注意这方面的事务。”
  李泰接过册子就要翻看,但被李承乾打断道:“也不用急着现在看,你先回去准备中秋诗会,今天可把大兄累得不行,以后没事少来找我啊。”
  “啊啊,哦哦,好的大兄。”
  李泰憨憨应道。
  ...
  下一刻。
  当李泰走出内屋时,直接对上了李世民复杂的双眼。
  “阿......”
  “闭嘴,跟朕走。”
  李世民出声打断李泰的行礼,转身朝着屋外走去。
  李泰闻言闷闷的点点头,一言不发跟着走去。
  小安子、薛仁贵、云汐汐几人待李世民走远了才各自松了口气,相视之下皆有些愕然。
  今日不知为何,陛下一直面无表情,着实渗人。
  好在此时李世民走远,三人随即也埋着头进了书房内屋。
  只是李承乾没有发问时,三人谁也没有主动提起李世民的到来。
  宫庄内,田径上。
  李世民负手走在前方,李泰紧随其后。
  半晌后,李世民驻足,意味深长道:“青雀,你认为今日这些诗词如何?”
  李泰顿了两息,道:“‘望月怀古’与‘嫦娥’当为名篇,其中韵律整齐,亦是各有名句。”
  “嗯,那最后那首‘水调歌头’呢?”李世民轻笑一声,追问道。
  水调歌头......
  这四个字让李泰眼中浮现出震撼之色,长长叹道:“堪称千古名篇,必将永传于世。”
  “永传于世?说得好啊。”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目光灼灼道:“那你认为,这首词可是你作的?”
  我作的?
  当然是了,这和上次不都一样嘛。
  李泰心中下意识这么想到,只是偏偏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他不傻,也能察觉出其中有些问题。
  但最关键的是,虽然李泰聪颖过人,却没有任何自己作诗作词的经验。
  在诗词这一方面,他并没有太多的感悟,不知道想作一首好诗词需要什么。
  但即使如此,他也总觉得哪里不对。
  就在这时,李世民招了招手,从来福手中接过一沓黄纸,莫名笑道:“刚才你大兄在教你诗词时,我也在外屋听着,这上面写的你看看。”
  递过黄纸后,李世民又加了句,道:“对了,这些都是在你......之前写下。”
  在我......之前?
  什么之前?
  李泰迷迷糊糊接过黄纸,抬眼一看。
  三首诗词赫然出现在黄纸上,包括还有许多杂七杂八形式各样的词语。
  李泰是过来人,一眼便能看出这是诗词的‘创作过程’。
  而他很快也理解了李世民那句在你之前的意思,因为上面有许多词汇是他没有想到的,不过李世民却都写在了黄纸上。
  “啊......”
  良久之后,李泰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原来这些诗词竟是阿耶所作。”
  李世民:???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