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婉儿多大了?(三更送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番道贺之后,众臣站直身体。
  长孙无忌突然出声问道:“对了,太子殿下今日为何未至?”
  “啊?殿下不是提前四五日便先回京师了吗?”李靖满脸茫然,下意识回头望了眼李世民。
  这一眼,让李世民神色倏然僵硬。
  他确实让自家那蠢儿子先行回来,但谁知道这小兔崽子也不吱一声就跑到岐州去了,要不是岐州刺史递上公文,他都以为这太子翻船被水淹死了。
  就一个字,真特喵气!
  只是此时面对殿内众臣询问的目光,李世民只能伸手敲了敲书案,风轻云淡道:“朕让太子去岐州处理点事,大概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啊,又去岐州了?”
  坐在李世民下方的李泰抬头,疑惑道:“那阿耶知晓大兄具体何时回来吗?”
  李世民心中估量了下去信岐州召回太子的时间,而后果断点头信誓旦旦道:“当然,三日后必定返回。”
  “三日啊......”
  李泰想着好久好久前大兄留下的几句残文,忍不住追问了一句:“阿耶所言当真?”
  李世民偏头,从容自若道:“当真。”
  李泰笑了,满朝文武也笑了。
  就在他们笑得正开心时,门外有内侍一路小跑而来,满脸喜色。
  “何事?”李世民随口问道。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回京了。”内侍高声回答。
  ‘啪’‘砰’‘咕’‘嘶’‘嘻’
  毛趣÷阁落地。
  矮凳翻倒。
  文臣吞咽。
  武将惊悚。
  细小声音不绝于耳,但偏偏给人一种寂静无声之感。
  唯独只有李泰发出了嘻嘻的笑声,很开心大兄提前回京。
  半晌后,大殿内响起李世民略微阴沉的声音:
  “今日早朝到此结束,越王留下。”
  李泰:???
  大兄刚回,不应该唤到宫里一叙吗,为何早朝结束了?
  随后,他更是见识到了有史以来下朝最为迅捷的一次。
  诸位大臣,慌甚?
  “阿耶,他们跑什么?”李泰疑惑无比。
  “估计是怕血溅到身上了吧。”李世民很是惆怅。
  “血?”李泰更加疑惑:“甘露殿里哪来的血?”
  李世民从来福手中接过鞭子,意味深长道:“一会儿就有了。”
  ‘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
  .
  良久之后。
  李泰一步一瘸从甘露殿中出来,习惯性的向李府走去。
  而在甘露殿中,来福瞅着一直眺望渭水的李世民,躬身问道:“陛下,可要奴婢去接太子殿下。”
  “接什么接?他自己没腿吗?”
  “那可要奴婢遣人召殿下进宫?”
  “召什么召?朕不想看见他。”
  片刻后,李世民不经意道:“把下午要出去的事先取消了,晚上萧美人那也推了。”
  来福憋笑应是。
  ...
  话说另一边,李承乾等人还在渭水河畔。
  刚从船上下来,众人便看见了好多爹站在岸边。
  你家的,我家的,他家的,不一而足。
  “无忌舅舅、秦叔、程叔、尉迟叔。”李承乾当先挥手招呼。
  “殿下。”众臣回礼,皆大笑着看来。
  自家儿子跟着去打仗,遇到了这么危险的情况,众爹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只是待他们看清自家儿子并未缺胳膊少腿时,那笑容显然愈发和煦。
  “殿下厉害,俺老程服,以后就让我家混小子多跟着你学习了。”程咬金拍了把程处默,大笑道。
  “某早猜到殿下此去必定一鸣惊人,就是没想到竟会如此惊人。”尉迟恭那叫一个感慨,瞥了眼自家崽子,亦是说道:“以后还请殿下多多照顾这憨货了,有啥事让他去做就行。”
  “尉迟叔言重了。”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如果这次不是几家部曲参与,此事也不一定能成。
  “承乾,这并不算言重。”长孙无忌却是笑道:“党项虽小,但此战却足够精彩,这几个崽子能参与其中,想来史书上也会添上一趣÷阁,这是大恩情。”
  “是啊,几个崽子能有今天,这辈子也不算白活了。”秦琼神色间有些唏嘘。
  房玄龄紧跟着打趣道:“咱们这群人能不能被后人记起都不一定,没想到几家后辈先有了机会,哈哈哈。”
  咱们这群人?
  李承乾差点被房玄龄的凡尔赛发言闪了腰。
  就面前这一个个朝堂巨佬,这在后世是有多大名气啊。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出了422位皇帝,除开部分时间过短凳子还没坐热的,也有四百来位组建了自己的朝堂。
  四百多个领导班子,后世耳熟能详的能有几个?
  就以李承乾自身来说,虽然他是明粉,但不得不说还是贞观时期的名人记得更多。
  就在他心绪纷飞间,几位重臣不约而同的拉过自家崽子,让其对着李承乾郑重行礼道谢。
  几位二代也不是分不清轻重之人,当即收敛嬉笑之色,一本正经的做了道长辑。
  李承乾亦是拱手回礼,但依然被众二代侧身避开。
  “行了,今日咱们也别过多打扰承乾了,那边可还有人在等着呢。”长孙无忌瞥了眼不远处的马车,和蔼笑道。
  “是极是极,就算要再叙,咱们还是过些日子来为好。”房玄龄笑吟吟道。
  “哈哈,殿下,多的俺老程就不说了,过两日俺到庄里去讨杯酒水喝。”程咬金大咧咧道。
  “行行行,承乾必在庄里扫榻相迎。”
  众人这般说,李承乾也不客套,当即拱手应下。
  他早就看见了停在另一侧的乾庄马车,若不是这群大佬并非一般人,你看他搭不搭理就完事了。
  送走诸位大臣后,李承乾转身向马车走去。
  半路上,他突然问道:“小安子,太子妃今年十八了吧。”
  小安子双眼一僵,呆呆道:“没有这么大吧。”
  李承乾声音微沉:“那十七应该是有了。”
  小安子再次呆滞道:“也没有啊殿下。”
  李承乾声音一沉再沉:“怎么孤记得至少十六了。”
  小安子彻底蒙圈,无奈道:“殿下,太子妃年仅十五啊。”
  “呵。”
  李承乾顿足,冷笑道:“我需要你提醒我?待会儿别上车了,跑回去吧。”
  随即,他转头看向马车,咽着唾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