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发现踪迹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清晨,岷州城外。
  大唐将要出兵的消息已经传开,李承乾也不躲着藏着,带着兵骑着马直接从城门而出。
  战马是前些日子从陇右临时征调而来,自家那500匹还在宫庄养得好好的。
  毕竟私车公用不是李承乾的风格。
  分别之前,李承乾则又再三强调众人以安全为主,不要意气行事。
  “程处默,我说的就是你,你往后看作甚?”
  程处默一脸憋屈:“殿下,俺也没准备意气用事啊,而且战争哪有不死人的说法。”
  “你爹就是这样。”李承乾先解释了句,接着又道:“战争是会死人,但我不接受因冒进而产生伤亡,若谁不听从老兵建议,贪功胡来,那别怪我军法处置。”
  李承乾丑话说在前,见众人皆是神色严肃后,才大手一挥。
  “出发。”
  .
  ‘嘶’
  战马嘶鸣,尘土飞扬。
  整个队伍向前冲去,随后逐渐分离。
  跟着李承乾这个队伍的老兵头子叫张三,是蜀州人,一口方言说得炉火纯青。
  但该说不说,实力确实极为强劲。
  一路上不停回答着李承乾的各种问题,也不见任何吃力之处。
  只是听着听着,李承乾有些震惊了。
  原本以为是炮灰的探子,没想到要求竟然极高无比,比当初他想招揽青壮的要求还高出许多。
  按照张三所说,当探子你首先要骑术高超。
  其次,目力还得了得,要能在远距离时看清对方有多少方阵,每个方阵有多少面旗帜。
  再其次,还要会算数与识字,要能算出对方人数,认出旗帜上的字号。
  最后,就是具备一定随机应变的能力。
  就这一连串要求听下来,李承乾只感觉探子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难怪多数时候两军探子相遇都不会爆发战斗,弄半天这种特殊人才,谁也损失不起啊。
  顺着既定道路走了两个时辰,李承乾让众人停下休息用膳。
  唐朝普通人家一日两餐,早晚各一次,但行军时则会一日三餐,保证体力充足。
  一直在外游曳的探子也陆续回归,除开少部分继续监察周边情况外,其余将士则开始搭建灶台,生火做饭。
  说是做饭,其实也就是将备好的馍煮一煮,软化了就吃。
  只是看见众人拿出各种不一样的食物时,李承乾才想起这也是唐朝军制的特色。
  因为大唐施行的是‘府兵制’,以‘班田制’的农户作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设置军府634所,总称为折冲府。
  这就导致了天下军府有大有小不尽相同,朝廷很难统一管理。
  而唐朝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把走了一条与汉朝完全相反的道路,当然这也是在前人的经验下所总结出来的。
  汉朝的兵制特点是全民皆兵,唐朝是全兵皆农。
  前者因为庞大军队,不仅负担过高而且还耽误了生产,后者则是不耽误生产,甚至连军费都不用花钱。
  并且当兵还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天下户籍按财富等级分为9等,只有中三等与上三等才有资格当兵。
  好处嘛,就是家里有人当兵,则可以免了赋税。
  不打仗时,大家都是农民,该干啥干啥。
  打仗时,聚集起来就是兵,装备粮食全都自备。
  所以,谁要是在这个时候,能从包里掏出一把蔬菜、肉骨头等食物,那简直是整个伙里最靓的崽。
  用过午膳后,队伍继续行进。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策马,心情都会舒爽许多。
  时间来到酉时末,天边浮现阴影。
  李承乾则招呼众人停止探索,开始安营扎寨。
  因为距离正式交战还有许多天,他们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主要以稳为主。
  一天的时间也不过走了三四十里,不足五分之一。
  白日行军不累,只是晚上休息的时候,让李承乾着实有些烦躁。
  六月,天气逐渐炎热,蚊虫也多了起来。
  睡在营帐里面,和睡在宫庄差距简直如同天地。
  更别提在宫庄时,身边还有苏婉儿。
  想到那日连二连三的吻,李承乾只觉身体逐渐燥热起来,下意识舔了舔唇。
  婉儿,好甜呐!
  .
  次日清晨。
  众将士随意在水源旁洗了洗脸,翻身上马开始新一天的探查。
  相比于第一日,李承乾明显萎靡了不少,青壮们与老兵们的神色亦是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别。
  但有师父带的好处此时也体现出来,青壮们虽然精神头差,却依然坚持做着与老兵一模一样的事务。
  甚至在老兵的影响下,个人状态有回暖的趋势。
  直到午时初时,四散探子的回报,打破了队伍的宁静。
  “启禀殿下,正前方五里处,发现党项人遗留痕迹。”
  遗留痕迹?
  那就是没人咯。
  李承乾抬头,出声道:“加速前进,去看看。”
  众士兵应声道:“是。”
  相比于老兵的淡然,青壮可激动不少。
  走了一天半,几乎到了岷州城与要塞的中点位置,才终于发现了敌人踪迹。
  这可比瞎逛好太多了。
  随着众人驱马抵达,李承乾也发现了草地上散落着不少弃用的土灶台。
  很明显的人为痕迹。
  但再多的,他就不大看得出来了。
  “张三,能看出些什么来?”李承乾双眼微眯,出声询问。
  “殿下,容臣仔细观察一番。”张三骑在马背上,拱手请示。
  李承乾点头:“可。”
  “谢殿下。”张三再次拱手,随后驱马向前。
  只见张三骑马围着面前一大片草地奔跑一圈后,又就近选了两个稍有坡度的小高点上去,举目观察。
  随后又驱马跑到散落的灶台地中下马观察,还时不时用手拨弄着什么。
  半刻钟后,张三面带忧色,汇报探查结果。
  “禀殿下,这片痕迹应是昨日留下。”
  “其中简陋灶台有十五处,推测大约有一百五十人。”
  “而周围亦有许多牛羊粪便与较少的马匹粪便,应当是正在畜牧的拓拔族人。”
  “臣在高点处发现,他们是从南边过来,看路线是向朝着东边而去,但刚好在此处突然转了向,朝着正西而去。”
  正西?
  那不就是党项要塞的地方嘛。
  所以,消息传得这么快?
  李承乾面朝西方眼神微凝,沉声道:
  “放慢速度,加强警戒,继续前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