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谁舌头这么长?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岷州,刺史府。
  李靖站在舆图前,正给麾下四大副将讲解此次战役重要事项。
  李承乾则作为第五副将伫立一旁,全身贯注的听着。
  半个时辰后,他明白了这场战争的属性。
  攻坚战。
  党项,或者说是拓拔族位于岷州以西的山谷之中,距离岷州城大约二百里。
  整片山谷可以说是四面环山,只在正南方向有道近百米左右的口子。
  这次作战的地方,就是拓拔族在那里建造的要塞。
  整座要塞全由石块搭成,高二十米厚十米,在这个时代堪称天堑。
  而拓拔族人口虽然不过二十万出头,其中成年男子更是只有四五万人,但却是个全民皆兵的部落,战力不算弱小。
  若是死守要塞,大唐方面想要突破还真挺费劲。
  当然,也仅仅只是费点劲罢了。
  明知党项有四五万男丁占据要塞而守,大唐为何只派遣李靖一人,率军五万来攻?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攻城兵力至少是守军的倍数才会下令进攻,而李世民敢只派五万人进攻党项,其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点,双方军备差距。
  至于具体差距有多大,咱们完全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
  据《隋书·党项传》记载:“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墙。”
  意思就是说,这个部落不事农业,衣食住皆依赖畜牧,无文字历法,还特么用草木来计算岁月。
  如果用他们与大唐现状相对比,李承乾只有一句话。
  好歹也算个直立行走的人了,不容易。
  第二点,则是要塞的自身情况。
  两侧皆是高山,双方能接触作战的地方不过短短的百来米。
  就这种情况,五万人已经是包含破城之后的善后工作。
  若是立功心切的将士,还得慢慢排队上。
  .
  “大致情况都了解了,下面某开始分配任务。”
  李靖指着舆图,眼神锐利异常,气势磅礴道:“赵副将。”
  “末将在。”一名黑脸大汉抱拳,声音洪亮。
  “你率5000人,分十队,白天第一批攻城。”
  “是。”
  李靖转头,继续道:“钱副将。”
  “末将在。”一名红脸大汉眼神亮起,大声回应。
  “你率5000人,分五队,白天第二批攻城。”
  “是。”
  .
  “孙副将,你率5000人,同时冲击要塞的五座城门。”
  “李副将,你率5000人,第二批冲击城门。”
  “战斗一旦开始,本将军要你们做到一刻不停,明白吗?”
  四大副将齐声应是。
  随后,躬身退下。
  屋内,只剩下李承乾与李靖二人。
  李承乾有心为自家青壮争取点上战场的机会,但脸皮一项比较薄的他又有些难以开口。
  总有种走后门的感觉......
  但若是自己不争取,看李靖这模样,似乎都快把自家青壮给忘了。
  辛辛苦苦跑了几天,总不能真来看风景吧?
  就在李承乾扭捏之际,李靖当先发问:“殿下可是有何要事?”
  “嗯,正式营还有500人,我想让他们也为国出力。”李承乾憋着气说道。
  没办法啊,李靖这开口五千人闭口五千人的,自家那五百人真有种拿不出手的样子。
  “哦?”李靖挑眉,饶有深意道:“殿下是想让他们也上战场吗?”
  “不不不。”李承乾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连忙道:“我怎敢让这些新兵误了大事,就是听说有些探查游曳的任务,似乎还可以安排一下。”
  巡防游曳?
  李靖闻言一愣,顿时大笑起来:“哈哈,殿下这还是做足了功课来的啊。”
  李承乾尴尬地挠了挠鼻头,其实按照刘仁轨的说法,探查游曳和打扫战场似乎都算是不错的训练机会。
  危险性不高,但对于新兵承受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探查游曳主要职能就是探子的活,骑着马以军队为圆心,朝着四周扩散开来。
  其实抛开极少数极少数的情况,一场正式战争,探子的危险性非常小,毕竟动辄几万人十几万人的规模,就算没有探子,搁着老远也能看见。
  是以,多数情况下,双方探子若是相遇,顶天就是点点头打个招呼,然后各自回报消息。
  但探查游曳这个活,好就好在你得时刻紧绷,注意着也许会发生的突发状况,也能第一时间感受到数万人军队的压迫感。
  至于打扫战场也是一样。
  提把刀游走在断胳膊断腿的尸群中,时不时还会被散落的肠子头发绊住脚,若是运气好,还会遇上没死透的敌人突然给你来上一刀。
  就很刺激。
  不过打扫战场这事,容易牵扯到战利品的问题上,为了避免李靖多想,李承乾只说了探子游曳这一项。
  “殿下可是为了与宿国公比试一事?”没等李承乾说话,李靖眨巴眼睛有些促狭道。
  “大总管消息如此灵通?”李承乾瞪眼问道。
  “灵通吗?”李靖纳闷,略带疑惑道:“大家都知道啊。”
  大家?
  卧槽,谁舌头这么长?
  这要输了多丢人啊......
  李承乾突然想到了刘仁轨对正式营的战力评估,若是过不了心理那一关,200山贼都能追着500人跑。
  200山贼>500青壮。
  50唐军>200山贼。
  换算一下,50唐军>500青壮?
  不成,绝对不成。
  李承乾稍微脑补了下,顿时浑身激灵,连忙看向李靖道:“大总管,这探查游曳的事......”
  “探查可以让殿下的新兵参与。”李靖先是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话锋一转道:“但效果也许不尽人意。”
  李承乾追问道:“这是为何?”
  李靖颔首:“为了防止打草惊蛇,现在我是隐藏身份来到岷州,也是借着校练的名义把士兵聚集起来。”
  “一旦三日后咱们兵出岷州城,消息就瞒不住了,那时兵贵神速,肯定急速向要塞奔去。”
  “而党项也会第一时间缩回乌龟壳,探查方面,作用很小。”
  李承乾惊诧道:“大总管不怕党项沿途埋伏吗?”
  埋伏?
  李靖眉头一挑,满脸不屑道:“只要他敢从龟壳里出来,给他二十万人又怎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