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歌功颂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哇……是什么东西,好香啊……”
  “快看那是什么……”
  “咕噜……咕噜……”
  蓝天白云,大雪飘飞,冷风习习,冰寒刺骨。
  此时,所有人都已经醒来,迎接新的一天。
  距离骊山大营不远的骊山王陵,十万劳工已经做好准备,继续新一天的辛苦历程。
  但随着一阵阵飘香的味道袭来,席卷房源数十里,所有人都被这些香味给吸引了。
  四面八方,无数炊烟点,炊烟袅袅,浓香馥郁。
  “所有人集合,各自归于饭点,今日用膳!”
  随着一声令下,四面八方,房源数十里内,接连无数声音想起,王陵工程各处,所有人分散召集而来,汇聚到平时的饭点。
  但今日,饭点与平时不同。
  他们发现,每一处饭点都有着好几口大伙,里面装着慢慢的干货。
  没错,是干货,不再是往日那稀得不见米的米粥。
  看到这一幕,所有老公更是经不住的吞咽唾液。
  太香了。
  他们别说平时在这工地上,哪怕来工地之前,在家里,也基本上见不到这么丰盛的大锅菜。
  今日的早膳便是大锅菜,是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大锅菜。
  在秦用的各种调料下,对于这些人来说,那诱人的膳食,还有那干货满满,有肉,有土豆,各种菜煮成的大锅菜,简直令人口水直咽。
  所有人纷纷上前打饭。
  很快,他们惊讶的发现,不禁能吃到如此美味的美食,而且分量是前所未有的多。
  以前哪怕是喝米汤都没这么多的,现在,干饭的分量,比以前的米汤都要多有余。
  所有人开始大口咀嚼,狼吞虎咽。
  终于,数年如一日,大家终于尝试到吃饱饭的滋味了。
  很多人因为一时着急,甚至忍不住咬破了舌头,咬到了嘴唇。
  但他们不在乎,他们只觉心里暖,浑身都暖。
  “这是怎么回事,今日的膳食为何这般丰盛?”
  “这也太好吃了吧,这等美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据我所知,比那些当官的吃得都要好!”
  “何止比那些当官的吃得好?这分明比那些君王吃得还要美啊!”
  吃饱喝足,各种各样的声音响起。
  在这种地方服劳役,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上至各国王公贵族,下至秦国庶民百姓。
  那些庶民是因为服劳役制度前来做工的,而有一部分人,或是江湖侠客,或是各国高贵之人,因为被俘虏,发配下来的。
  这些人也是见多识广,用他们的目光来看,今日这一顿饭,别说庶民一辈子吃不上,哪怕比之那些君王的膳食都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没那些君王的膳食丰盛,但绝对比那些君王的膳食更加美味。
  这在他们看来,就是他们此生吃过最香的一顿饭。
  “什么,这顿饭是宣文君请客的?什么意思?”
  “哎,你们还不知道吧,前些日子,宣文君前来骊山王陵视察,据说看到这里老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回头,他就开始想办法了!”
  “这不,昨天宣文君才让人送来四千车粮食,还特意派人来为大家做饭呢!”
  “是啊是啊,我还听说,以后这工地上的伙食,宣文君都包了,据说咱们以后每顿都能吃到这样的美食,吃得这般饱!”
  “什么,真的假的?”
  “谁骗你啊,而且宣文君这两日就会送来一批寒衣,据说是为咱们御寒啊!”
  “你们这些话都是从哪儿听来的,不会是骗人的吧?”
  “哎,就知道你们不信,之前大王不是从这里调集劳工前往咸阳吗,据说就是为了给宣文君修建酒楼的!”
  “当时,咱们谁都不愿意去,最后还是那些囚犯去的。结果现在怎么样,你们知道吗?”
  “怎么样了?”
  “听说啊,大王给那些人减刑了,是宣文君求情的。就是因为宣文君看他们可怜,不仅给他们寒衣御寒,而且好酒好菜招待呢。宣文君说了,以后他们就是工人,干活就得拿钱,这是宣文君的规矩!”
  “还有这么好的事,我的天呐,为何我就碰不上?”
  “哎,别急,听说啊,宣文君正在劝解大王,要废除大秦服劳役制度,改换工商制度呢!”
  “是啊,一旦工商制度有成,以后我们就不用再服劳役了,咱们就算干活,也有钱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地方为起点,在这些劳工吃饱喝足后,一则消息开始四处涌动,到处传达。
  沸沸扬扬的消息传开,正当人们说得激动的时候,又是一则旨意下达,是王令。
  “大王有令,应宣文君之请求,天寒地冻,不宜动工,以免过多伤亡。自今日起,所有劳工原地歇息,可以在固定范围内走动!”
  这旨意已下达,就仿佛在应征那谣言一般,所有劳工先是发呆,随后惊喜莫名,几乎跳了起来。
  “真的,真的,宣文君开始了!”
  “太好了,咱们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无数感激涕零的声音响起,甚至有人当场声泪俱下。
  这一刻,秦用俨然成为了所有人心目中的救世主。
  没人愿意无休止的当劳工,无休止的干,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干。
  今日,大家终于可以摆脱了。
  他们激动,声泪俱下,只觉出头之日就在眼前。
  ……
  “启禀关内侯,骊山王陵谣言四起,皆在为宣文君歌功颂德!”
  “启禀雍定候,宣文君四处造谣,蛊惑民心!”
  “启禀东出候……”
  “启禀……”
  在那边,谣言四地,民心振动之事,另一边,秦国诸侯也先后收到了消息。
  “什么……”
  “什么……”
  “什么……”
  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诸侯第一反应就是迅速站起身来,一个个脸色难看到极致。
  “大胆秦用,竟敢蛊惑民心,简直找死……”
  “秦用此人,利用劳工,罪不可恕……”
  紧接着,无数讨伐秦用的声音响起,诸侯一个个怒目圆瞪。
  这个时代,想秦用这般笼络人心之举,在别人看来,那就等于造反。
  毕竟人心只能在王的手里,各路诸侯的手里。倘若有人刻意笼络人心,不是为了造反,又是为了什么?
  这一刻,诸侯更加容不下秦用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