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谋生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在印刷术还未发明出来的朝代,抄书还是比较炙手可热的一个正经工作,自古以来,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职业体系。
  相对寻常贩夫走卒而言,抄书其实还算是一份体面的工作。
  只可惜,要做这一行,门槛相当高。
  有多高,你必须得会写字……
  放在现代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写字,在古代却能称得上是一门技术。
  谁让这年头,读书是件奢侈的事儿。
  王腾把原主的所有记忆全盘接收了,自然也继承了他所有的学识,不说有多高的文化,多深的造诣,字总算是能认全的。
  且,还写得一手好字,绝妙的书法远近闻名。
  记忆中,镇上的契典书行薛掌柜的还曾亲自上门邀请他帮忙抄书。
  只不过被他拒绝了。
  “这人总算还有那么点用……”
  王腾松了口气,凭着出色的书法,总算还可以养家糊口。
  只可惜过去的王腾心高气傲,自诩有鸿鹄之志,历来不屑于和那些没出息的底层书生一样,做这些没有技术含量有手就行的行当。
  哪怕屡屡科考落榜,哪怕饿死在外边,他也坚持眼高手低,绝不将就,在他看来,屈尊从事这种工作,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完全就是一种耻辱。
  如今王腾偷天换日,只能说上一句:真香。
  多简单啊,写几个字就能赚钱,这么好的差事后世哪里找去?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白瞎了这一手好字啊。
  “你要抄书?”
  当他来到契典书行找到鬓发斑白的薛掌柜,听说来意的薛掌柜当时就愣了一愣,随后将手中原本正奋趣÷阁疾书的毛趣÷阁放在书案上,一脸诧异地从太师椅上站起。
  他瞪大了眼睛,徐徐迈开步子,绕着王腾走动,歪着脑袋左看右看,一边摩挲着下巴,嘴里啧啧称奇,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咝——今儿个,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确认在没有认错人之后,他不可思议地道,“你堂堂王老爷,乃人中龙凤,来日那是要荣登皇榜,翱翔九天的,今日竟会主动光临寒舍,求索抄书这样低贱的工作?王老爷过去不是说什么,此等杂役,不堪低就么?”
  “薛掌柜,您说笑了,在下一介布衣,怎担得起老爷之称?”
  王腾老脸一红。
  当初薛掌柜上门请贤的时候,原主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这情商确实也忒低了,人家如此看得起你,你即便瞧不上这份工作,婉拒了就是,何必还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这下好了,回头迫不得已得求人家了,就徒生出这般周折。
  也算是自取其辱。
  客观地讲,王腾倒庆幸原主没有高中状元,要不然就这为人处世,一入官场,那还不得死无葬身之地?
  “诶,王老爷此言差矣,你可是要高中状元的人,那可不就是老爷?”
  薛掌柜冷笑一声,话里话外阴阳怪气,显然对过去在原主处被羞辱一事耿耿于怀。
  “过去种种,只是在下患了脑疾之下胡言乱语,并非出于本心,如今在下病得痊愈,回首往昔,也是追悔莫及。如有得罪之处,还望薛掌柜的海涵。”
  王腾朝着薛掌柜拜首作揖。
  薛掌柜眉头一挑,原本有些轻佻的神色适才严肃了几分。
  他倒也曾听闻王腾身患脑疾,时而疯疯癫癫胡言乱语。
  但眼下看来,这王家儿郎,确与当初那副不可一世的模样判若两人。
  这是恢复正常了不成?
  “既然如此,过去的事情就不再提了。”
  薛掌柜自知不能跟一个过去脑子有病的人计较,倒也没再为难他,双手负于身后,道,“只不过,在我这抄书是很辛苦的,你真的想好了?”
  “说来惭愧,实不相瞒,在下虚长了一十九岁,半生都在读书上徒耗钱粮,又身患脑疾,光是治病就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不久前家父猝然离去,家中已无以为继,现如今都快揭不开锅了,在下实不忍再看我家老母和贤妻吃苦受累,故而才到薛掌柜这里谋一份差事。如有吩咐,在下莫敢不从。”
  王腾表明诚心。
  薛掌柜点点头。
  这小子,看样子是真的变了。
  知道工作赚钱补贴家用了。
  有责任,有担当,这才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样子。
  不然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有什么用?
  “如此甚好。”薛掌柜心中感动,道,“王先生的书法我是信得过的,能有先生加入,我这契典书行自然如虎添翼,我这里一般给伙计千字三十文,便给先生千字三十五文。如何?”
  “在下感激不尽。”
  王腾一喜,再次拜首作揖。
  他知道,薛掌柜这是看他可怜发了善心。
  而且称他一声先生,确实还挺看得起他。
  这份恩情,自当铭记于心。
  “我这里,巳时上工,亥时下工,工作六日休息一日,当天工钱当天按抄的字数结算,绝不拖欠,先生没有异议的话,即日便可就职。”
  巳时?
  亥时?
  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
  连续工作六天?
  王腾忍不住暗自叹息。
  想不到自己都换了一个世界生活,还是逃不过996福报。
  但生活逼得他没有选择,只能欣然答应:“遵命。”
  二人没有其他异议,便在账本上签了个简单的小契,达成约定。
  “这里有许多样本,先生随意挑选一本,拿去抄吧。”
  薛掌柜指了指书案上的一叠书。
  王腾翻了翻,好多都是些杜撰的小书,也就是后世的小说,还有的则是一些类似四书五经这样的正经的学术教材。
  他想了想,拿了一本《中庸》。
  他自小读书,像《中庸》、《论语》这样的四书五经当然是必读教材,但是几次落榜的结果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他学的并不好。
  但现在为了谋生,反正抄什么都是抄,与其抄些没名堂的东西,不如温故而知新。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四书五经抄多了,对于科举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看着王腾研好趣÷阁墨,很快和其他在同一书房内抄书的员工一样进入奋趣÷阁疾书的状态,薛掌柜满意地点点头。
  “看样子这人呐,真得遇上事儿,才会长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