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神秘来客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进了屋子,分宾主坐定,就闲聊起来。
  “前些日子琏二爷来此,提起瑞大爷要来科考之事。知府大人就叫在下留意。”
  “大人说,本来应该亲自前来拜访,但一想瑞大爷还要备考,就不来打扰了,等待考完之后,大人再为瑞大爷庆功。”
  “雨村真是有心人,回去替我谢谢他,将来回去之后,一定把雨村对我的照顾之意,转告老祖宗和二老爷。”
  贾瑞知道,贾雨村的意思,就是要让贾府知道,自己曾经接待过他,没有失了礼数。
  凡是贾家的人,到了他的地面上,他都尽量照顾,没有忘了贾家对他的扶持。
  “那就谢谢瑞大爷。知府大人一点儿小小心意,还请瑞大爷收下。”
  师爷就拿出五十两银票,递给了贾瑞。
  “这怎么好意思?”
  “大人略进地主之谊而已,瑞大爷若是不收下,鄙人回去可不好跟大人交代。”
  “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去转告雨村,他的心意我领下了。”
  “瑞大爷还要备考,鄙人就不多耽搁,告辞。”
  送走了师爷,贾瑞看看银票。
  这个贾雨村,倒是想得挺周到的。既然是你给的,我也只好收下。
  接下来几天,贾瑞就在房里备考,也不出去。
  乡试考试共分三场,八月初九一场,八月十二一场,八月十五一场。
  转眼间就到了八月初七,傍晚的时候,贾瑞正要出去吃饭,王三进来。
  “少爷,有一位老者求见。”
  没等贾瑞回答,门就被推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进来。左手拎着一坛酒,右手提着一个食盒。
  “贾小友,老夫陈文祥,今年八十八岁,已经下过十八次科场。就住在隔壁,晚上无事,特意过来,跟你一同喝上几杯,顺便探讨一下科考心得,还望成全。”
  我说老爷子,你没开玩笑吧。八十八岁了,还参加科考?
  人家是活到老学到老,你是活到老考到老。
  考了十八回,连个举人都没考上,你跟我爷爷纯粹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啊。
  就你这样的,还来跟我探讨科考心得,你是想告诉我,怎么才能考不上吧?
  不过,人家这么大岁数,自己带着酒菜来了,贾瑞也不好意思拒绝。
  况且这老爷子八十八岁,又考了十八回,左一个八,右一个八,八十八,发一发,这就是个吉祥数,好兆头啊。
  “老先生有此雅兴,岂敢不从,快快请进。”
  陈文祥也不客气,把食盒放到桌子上,就拿出了菜肴。
  贾瑞一看都是几个小菜,喝得尽兴的话,两个人几口就下去了,未免有些局促尴尬,于是就叫王三又去定了四个菜。
  陈文祥嘴上说不用,但也没有阻止。
  互相介绍了自己情况之后,两人就喝上了。
  “小友既然是贾府的人,想必认识这次的主考官喽?”
  陈文祥试探着问道。
  “这个嘛,还真就不认识。我连主考官是谁都不知道。”
  “不会吧,贾府的人,怎么能连主考官都不认识?”
  贾瑞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各地乡试的正主考官,一般都由皇上钦点,从京官或者翰林院中选拔。
  一些有钱有势的考生,总是想方设法跟考官拉上关系,以便在考试的时候得到照顾。
  以贾府的势力,跟一个乡试的主考官拉上关系,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我这次下科场,其实是有一搭,没一搭。考上了固然可喜,考不上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小友这样想就不对,既然参加了,就该全力以赴。我都八十八岁了,还不放弃,小友怎么能懈怠?总要全力以赴,一举中第才好。”
  “就剩下两天,其实大局已定。”
  “那可不一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功夫在诗外。”
  功夫在诗外?
  这老爷子话里有话啊。
  “老先生的意思是……?”
  陈文祥放下筷子,走到门口,开了门,伸出脑袋往外面看看,然后小心地插上门栓。
  “小友,你我今日第一次见面,就能在一起把酒言欢,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有缘分。我有办法让你这次中举,你信不信?”
  嘿嘿,我还真不太相信。
  你要是有那本事,自己早就中了,何必还要考上十八回?八十八岁了,还跟我们年轻人抢饭碗儿。
  “这个……。”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想。你是不是想说,既然你有那个本事,为何自己不能中举?”
  老爷子也不傻啊。
  贾瑞没有直接回答,算是默认。
  “我告诉你,不是我中不了,而是我不想中,若是想中,我早就中了。你知道为何如此?”
  “愿闻其详。”
  “我告诉你,我是为了赚钱。中举是为了当官儿,当官是为了赚钱。既然能赚钱,我又为何非要当官儿呢?
  “好官难当,贪官、昏官、庸官好当,但是上对不起圣人教诲,下不起天下苍生。”
  等等,我怎么有点儿叫你给绕蒙圈了呢。
  “先生既然不是为了当官儿,为何又要下科场?况且科举都是赔钱的,怎么又能赚钱?”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实话告诉你吧,每一次科举,我都能赚上几千两银子。既能赚银子,还能帮助考生中举。既能赚钱,又能积攒功德,何乐不为?”
  “我还是不明白,先生究竟是怎么样才能做到鱼与熊掌兼而得之。”
  “自然是帮助考生联络考官喽。”
  内外勾结作弊?
  “这个似乎是非法的,若是事情败露,怕是要身败名裂,人财两失吧。”
  “哈哈哈……,小友果然是第一次参加科考。实话告诉你吧,这样的事情多了,各地的考场,都是如此。”
  “每次科考,学政、提学都是肥差,人们挤破了脑袋,都想干这个差事,你以为他们为了什么?”
  这个倒也不假。
  贾元春封了贵妃之后,皇上为了显示自己的恩德,就给了贾政一个学政的肥差做。
  只是贾政为人比较古板,为官比较清正,没有趁机会捞钱。他若是想捞钱,一定会趁机发一趣÷阁大财。
  “这么说,先生有门路跟主考官说上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