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木兰》4 澄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娇宁回去后,把通过初选的消息告诉汪部长,然后继续练习舞蹈。
  到了晚上,银辉洒满沙滩,仿佛有天使向沙滩与海面抛下一把把碎银。她在等待第二轮比赛的过程中,每天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在月色下散步半小时。
  她过去一年练习得足够勤奋,才能在这个时候稍微缓缓节奏。
  过了两天,双人舞的第一轮比赛结束,沈娇宁想了想,根据莱顿说的地址去找他。
  莱顿打开门,一看到是她,夸张地“噢”了一声:“沈小姐,我还在想该去哪里找你!”
  她笑道:“我这不是来了吗?”
  莱顿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还不知道事情:“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你上报纸了!”
  沈娇宁真没看报纸,她这次的任务是拿奖,媒体的报道暂时不在她的关心范围之内。而且现在只进行了初赛,应该不至于有媒体报道她才对。
  “写了些什么?”
  莱顿穿着拖鞋,踢踢踏踏地跑回去,拿了一份报纸出来,指给她看:“他们说你谎报年龄!沈小姐,我相信这绝对不是真实的,但是比赛在即,你还是赶紧想办法澄清比较好,这样大面积的流传会对你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沈娇宁神情严肃起来,拿过那份报纸,一目十行地看完,不由冷笑。
  她把这里的选手当成可以尊敬的对手,没想到不论在哪个年代,都少不了这些喜欢搞小把戏的人。
  “谢谢,报纸我先拿走了,改天还你。”
  “不用还。不过沈小姐,你还有其他同伴吗?需不需要我陪你?”莱顿说,“我已经比完一轮比赛了,正好没事。”
  沈娇宁想了想:“也好,那今天麻烦你了。”
  莱顿一听,立刻说:“好的,没问题,我去换个衣服,很快!”
  沈娇宁点头,站在门口等他。
  瓦尔纳大赛青年组的年龄要求是二十至二十六岁,她今年正好二十,可是有人发表言论说,她今年至少二十七岁,理由是,不可能有二十岁的亚洲舞者能跳出她在一轮比赛时的表现。
  如此可笑的理由,居然还能被登报,她真是高估了报社主编的智商。
  莱顿换好衣服出来,问她:“你现在准备怎么做?去报社吗?你自己要他们发表澄清恐怕很难,不过我们的加西亚老师跟这边的报社……”
  “先去组委会。”沈娇宁说。
  莱顿陪同有个意外的好处,他有车,直接开车过去,节省了不少路上的时间,很快就到了组委会办公室。
  沈娇宁先在门口调整好情绪,才敲了门。
  “进来。”
  沈娇宁走进去,看到一位瘦高的中年女士,是本届比赛的评委会主席。
  她对沈娇宁还有些印象,毕竟她表现不俗,又是中国舞者,很容易记住:“你有什么事吗?”
  “您好,不知道您有没有看到过这个报道。”沈娇宁拿出报纸,摊在她面前。
  评委会主席奥菲莉亚·莱斯特瞥了一眼,说:“都是些无稽之谈,你可能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不太了解,每次比赛的时候都少不了这些风言风语。都是些小报八卦,别放在心上,不会影响你参加后面的比赛。”
  沈娇宁把报纸翻到正面,指着抬头的报社名道:“当地最权威的报纸,这也算是小报八卦吗?”要是不能在复赛开始之前就彻底澄清,等她拿了奖,这件事一定会被拿出来继续被人炒作。她不想这些遭受非议,说她或者他们国家,是通过不光彩的手段才拿了奖。
  “那么你想怎么样?”奥菲莉亚·莱斯特抬头看她。
  “我会去医院做鉴定,如果您愿意一同前往,那当然是最好的。如果您不愿意也没有关系,我会把结果递交给评委会和报社。”
  “你非要这么认真吗?”
  “是的,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它关系到原则问题。”
  “哦,我可真拿你们这些年轻人没办法。”她站起来,“行吧,我跟你一起去医院。”
  莱顿在旁边听着,有些不解,鉴定结果不都是医生出的,特意过来喊评委会主席一起过去做什么。不过碍于这件事对沈娇宁十分重要,他没问出来。
  然后他就看到等医生给她拍了手腕骨X光,做完鉴定,写好鉴定结果之后,沈娇宁拿着那张鉴定骨龄为二十岁的报告对主席说:“您亲自看到了医生鉴定的过程,现在您愿意为我作证吗?”
  要报社澄清,相当于要他们自己打脸。哪怕她有了医院的鉴定报告,一个人过去很难说服他们,但是有组委会主席同去就不一样了。
  奥菲莉亚·莱斯特明白她的意思,笑起来:“我就不过去了,但是可以为你写一份声明,报社会愿意发表的。”
  莱顿这才明白过来,她是想要评委会主席为她证明鉴定结果的公正性。
  评委会主席是整个比赛最有话语权的人,有了她的声明,加上医院鉴定结果,谁也不能再质疑她的年龄。
  “谢谢您。”沈娇宁拿到声明和鉴定结果,松了口气,感觉事情比她想象中顺利很多。
  她先让莱顿送主席回办公室。
  车上,主席说:“你是不是觉得我挺好说话,让我来医院我就来了?”
  “谢谢您愿意帮助我。”
  “不用感谢我,确认选手的年龄符合要求是我应该做的。其实,我也十分惊讶你们国家竟然还有像你这样的芭蕾舞者。”她看了看旁边开车的莱顿,问,“难道你是在伦敦舞团接受的训练?”
  “不是的主席。”莱顿说,“他们国家去年来伦敦进行芭蕾交流,所以我们才认识。我保证她是一位非常惊艳的舞者,去年简直迷倒了整个伦敦的观众。”
  评委会主席觉得他说得太夸张了,英国人说话就是这么喜欢夸张。她见过沈娇宁的一轮比赛,确实让人惊讶,但也不至于就能“迷倒整个伦敦的观众”了。
  到了组委会门口,她对沈娇宁道:“期待你的自选动作,不要让我觉得今天白跑了一趟。”
  “谢谢主席,我会努力的。”
  说完,她又和莱顿趁着报社还没下班,车速飞快地赶去报社,把评委会主席的声明和医院鉴定结果交给他们,要求他们澄清事实。
  报社一开始还不肯,问沈娇宁怎么证明声明和鉴定都是真实的,而不是伪造,毕竟如果她连年龄都能造假,伪造这些东西太简单了。
  沈娇宁就知道,主席能亲自过来是最好的。但她能跟着一起去医院、写出一份声明已经很不容易,她估计也没想到报社会如此难缠。
  “那你觉得要怎么才能证明呢?”
  “如何证明是您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我们。”
  沈娇宁深深吸了口气:“你们派一个人,跟我一起去组委会,亲自问问主席这份声明是不是她写的。”
  “抱歉,我们报社很忙,没有人有时间。”
  沈娇宁拿着两份文件,竟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报社的人见她终于无话可说了,道:“如果您没有别的事了,就请自便吧。”说完转身离开。
  人家根本不认她拿的东西。
  她沉默了一会儿,准备先离开,再想其他办法,莱顿忽然喊道:“这里有主席的签名!”
  他抓着一本讲芭蕾的书,扉页签了评委会主席奥菲莉亚·莱斯特的名字——她本人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芭蕾舞大师。
  “沈小姐,比对一下签名就知道你没有造假了,走,我们去找刚刚那人!”
  两个签名几乎一模一样,在这样的对比下,报社记者终于没法再推脱,答应帮她把声明刊登在明天的报纸上。
  “还有你们的道歉声明。”莱顿道,“你们不是什么小报社,现在整个城市都是各国来的舞者,没有经过调查就发表这样的言论,对舞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因为这样的恶意揣测就毁了一个舞者的前途,你们赔得起吗?”
  “这……”
  沈娇宁说:“我个人不是很在乎你们道不道歉,你们的所作所为影响的只是别人对你们国家的看法,要怎么做你们自己决定吧。”
  她说完,拉着还想继续发挥的莱顿走了。
  莱顿还抱怨:“你怎么都不让我说完,莱斯特主席写的那句对话可真霸气,我还想念给他们听呢。这些记者,总是为了博人眼球干出这种事情!”
  “你觉得那篇报道是他们自己的记者写的吗?”
  “不然呢,谁那么无聊天天造谣……”他说到一半,自己反应过来了,“你的意思是,有选手故意写这样的报道?”
  沈娇宁点头。
  到了一定水平的舞者,都能看出来谁会是自己的对手,她在一轮比赛没发挥出全部实力,可她的对手还是敏感地嗅到了劲敌的气息,先下手为强。
  莱顿一直在舞团,一旦转过这个弯,便什么都明白了:“这些人真是……沈小姐,虽然我的舞伴也要参加女子独舞,但我还是要说,我希望你赢得这次比赛,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你的实力。”
  他说:“你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舞者,你一定懂我的意思吧?有的人虽然在跳舞,但他们不配被称为舞者。我认为,真正的舞者是像莱斯特主席签名上写的那句话一样,只有那样的舞者,才是我尊敬的人。”
  奥菲莉亚·莱斯特在签名时写的是电影《红菱艳》中的台词:
  ——你为什么跳芭蕾?
  ——你为什么活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