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捅了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邱木这两天的确没有过多地关注圈子里一些动态。
  但,对于其他人来讲,过年可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在家休息的日子,尤其是春节档有着电影上映的诸多公司。
  这个长假。
  可是一部电影取得多少成绩的黄金时期,直接决定了一部电影生命线。
  今年的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并不多,总共只有6部电影,毕竟……这个档期,向来是一把双刃剑。
  搁前世。
  春节档表现的趋势向来是一两家独大,其余电影成为炮灰,比如21年的那部《刺杀小说家》。
  在唐探3和李焕英的争锋之下。
  这部号称着投资了将近4亿的电影在密钥延期了的情况之下,最后大概也仅仅只是小小地挣了一点点利润。
  至于唐探3和李焕英,这两部电影累计票房无限地接近于100亿票房。
  足见竞争之激烈。
  赢家通吃。
  而这个春节档,以预测来讲,只要《流浪蓝星》不拉胯,基本上圈内人都表示,这便是它的天下。
  当然。
  这并不见得有些人希望看着《流浪蓝星》一家独大。
  燕京。
  北河传媒总部。
  作为东区的老牌娱乐巨头,北河这些年的发展虽然非常一般,但,底蕴依然非常之深厚。
  准确地讲,这些年,几大巨头的日子都以前那么风光,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外部,有着好莱坞电影的冲击。
  内部,观众观影意识的逐渐崛起,互联网的传播更是让电影的口碑逐渐公开且透明,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凭借着“营销+明星”便能无往不利的时代。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讲,大人时代变了。
  “情况如何?”
  “卢总,目前我们的《妖狐传》首日票房2.8亿,位于春节档第二的位置,并且,口碑非常不错,目前豆荚评分7.5分,各平台都以好评为主。”
  《妖狐传》便是姜艺提及的那一部东方魔幻题材的电影。
  总出品方为北河和互娱,算是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从制作团队、到演员阵容,都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大制作。
  有着影帝影后的双重加持。
  这个数据,显然还OK。
  7分放商业片里,也算得上优秀水准。
  卢伟民点了点头。
  “第一呢?”
  “第一是《流浪蓝星》,首日票房累计5.6亿。”
  嘶。
  听着这个数字。
  卢伟民只觉得万般羡慕。
  一天5亿,两天便能收回成本,这票房,给谁谁不羡慕?
  这个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距,显然有点大。
  邱木。
  这个名字。
  对于普通影迷来讲,是精品的保证;对于东区电影界来讲,是东区电影的又一春;但,对于他们这些大公司来讲……
  那大概没那么美丽,杀伤力太大。
  关键,邱木这厮又年轻,又高产……快男,名副其实。
  总之,邱木这个人没那么让所有的资本喜欢,毕竟,他合作的对象都很固定,新圈挣得盆满钵满,其他人连汤都没喝上,这显然不和谐。
  带入前世的吴京先生,那可是创造了“含京量”名词的人。
  大概,用不了多久,可能,也会出现什么“含邱量”的名词。
  当然,词汇含义,自然有所不同。
  “那他们的口碑如何?”
  “目前,流浪蓝星的豆荚评分为8.2分,惯例的8分水准。”
  “行。”
  “我知道了。”
  卢伟民说着,摆了摆手,示意对方离开。
  随之而来的是关门的声音,看着对方消失的背影,卢伟民闭上眼睛细细斟酌了一番,琢磨着心里的小九九。
  想了想。
  他拿出手机。
  “喂?”
  “是我。”
  “卢总,好久不见,今天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卢伟民随口附和了一句。
  “《妖狐传》的具体情况相信你也知道了吧?目前,与那边的差距可有点大,你有什么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电话那头的人轻笑了一声。
  “电影宣发,无非是那么几样,加大宣传、广告投放……要不,我们尝试着抹黑一下对方?”
  “抹黑?”
  卢伟民嘴角微微抽搐。
  “什么馊主意,邱木可是东区十大杰出青年,在上头,有着东影局的背书,在下头,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新合的准女婿,听说,夏老爷子对他可是非常满意,黑他?以前的创娱的教训可摆在这里,我可不想给自己惹事情。”
  这年头。
  有些人可不是能随便黑的。
  “我可没让你针对他个人,针对于电影,不行么?”
  “邱木虽然粉丝众多,但,讨厌他的人也同样不在少数,更别提,年前,他可是将一群公知大V们得罪得不轻,那群家伙,虽然现在的影响力不比从前,可也不是吃素的。”
  说着。
  电话那头的人不禁笑了笑。
  邱木怼公知那档子事,作为一个坐拥5000多万粉丝的公众人物,这显然是不妥的行为。
  一个人终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事后来引发的反响可不小,“跪久了”着三个字,便足以让他荣登某些人的反对top10。
  众所周知。
  这群人向来都是一个利益小团队,无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这群人可都是不足多让,举例说明,南方系大概便可以网罗一群人,更别提什么大象公会之类背后有着资本注入的煽动性博主。
  类似于两面针的例子,那也不少。
  所谓的自由派人士在东区所占据的生存空间,非常之巨大,毕竟,东区之大,不嫌多,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生存。
  “所以?”
  “两手准备,《妖狐传》的口碑和票房都算得上优秀,我们这边继续加大宣传投入,后劲很足,另一边,我相信,肯定有人愿意给我们提供帮助……”
  放下手机。
  那头的人嘴角微微上扬,邱木?
  嗯。
  不求其他。
  只要《妖狐传》能压上《流浪蓝星》一头,那便是一个转折点。
  配上一句宣传:《妖狐传》力压《流浪蓝星》问鼎票房榜,想必,票房不会少。
  例子?
  例子很鲜明。
  唐探3和李焕英便是如此。
  有时候,一个弯道超车,可能便意味着一个差距的产生,而这个差距一旦产生,便会越来越大。
  且。
  哪怕没有达成,他还有别的目的。
  ……
  ……
  《流浪蓝星》上映的前两天。
  豆荚的评论以好评占了大多数。
  “《流浪蓝星》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它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意味着东区科幻电影正式启航,让东区科幻电影元年迎来真正的春天,这是邱导送给我们的新年礼物。”
  “春节的一场盛大烟花,浪漫且朋克。”
  简单明了。
  事实上。
  邱木针对于原版电影,还是做了诸多的调节和改动的,拿原版一个很明显的地方来比较,电影有着将近30%的台词都属于后期重配,台词亦有些尴尬……原因尚且不知,但,在《流浪蓝星》里。
  这个现象自然不会存在。
  顺便。
  前世小破球让很多人诟病的人物过于苍白这一点,邱木也做了些许的调整,增加了很多人物行为动机……
  拿朵朵为什么执着于前往地表这一点来讲。
  事实上,是因为她想要找自己的父母,她的父母没有进入地下城的资格,所以,惨遭放弃,但,在电影里变成了“想去地面看看”这么一个理由。
  据传。
  《流浪地球》是存在着诸多删减的,其他原因暂且不提,单论院线,他们也不希望电影过长。
  因为电影太长,影响院线的收入,排短片,同样10个小时,排90分钟的片算上间隔能排6场,排120分钟的就只能排5场不到……
  而春节档作为一个巨大档期。
  可能能为一个电影院贡献全年的20%的收入。
  所以。
  电影太长。
  院线也不见得乐意。
  谁不希望自己能赚到更多的money?
  邱木表示,很能理解这种行为。
  商业时代,一切都是可以互相妥协的生意,如同很多时候,人们呼吁电影院给自己喜欢的电影增加排片一般,有人给他们创造票房,那么,排片量自然会上升……
  不然。
  所谓的呼吁和声明,没有任何的意义。
  什么?
  没钱?没票房?还没投资背景?那你BB个毛。
  大年初二。
  《流浪蓝星》继续以单日4.8亿的票房稳居榜首,《妖狐传》以3.6亿紧随其后,显然,妖狐传的营销起到了一些作用。
  这个时候。
  首位“倒邱先锋”横空出世。
  论玩趣÷阁杆子,有些人那都是专业中的专业,对于从博客时代出身的人来讲,文字骂战,那都是每个人的必备修养,对于扣帽子什么的也是炉火纯青。
  毕竟。
  文艺装B意见领袖。
  例如这位。
  来自于一位微博大V的全新力作:《流浪蓝星》,来自于邱导狭隘M族主义的科学幻想。
  “众所周知。”
  “邱木作为东区新生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都在东区引发着广泛的关注,对于他这一一部被誉为‘东区科幻的启蒙之作’,我自然也是非常期待,但,看完之后,我非常失望。”
  “优秀的作品是带给人思考的,但,在《流浪蓝星》里,我只能看见邱导对于宇宙未来的狭隘思考,以及,儿戏一般的剧情。”
  “毫无思考,只有煽动。”
  “毫无敬畏,只有幻想。”
  “好的科幻电影应该首先承认人类的无知,并跳出人类的视角去看待人与宇宙的关系,而不是一头扎入狭隘的M族主义和东区情怀里自作聪明,自我感动,所谓的特效如同导演的光着膀子朝着观众脸上砸着各种金银珠宝,毫无美感。”
  “电影整体全然没有了邱木之前的电影所具备着的思考和文化,整一个彻头彻尾的工业流水线商业电影,抛开邱木这个光环,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的惊喜。”
  “事实上,邱木这种狭隘的M族主义思维,早在《让子弹飞》中便有所体现,整部电影最后走向了一股子历史虚无主义的误区,但,总得来讲,瑕不掩瑜,只可惜……”
  “在《流浪蓝星》里。”
  “这一股子荒谬的感觉更加地明显且深刻。”
  “最后刘培强带着空间站火种投身火海的行为更加荒谬,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这么玩的。”
  “……”
  “最后,我很好奇,这电影,如果换个导演,顺便,将主演纷纷换成美区人,它能否有这么高的评价?”
  神奇的是。
  在这位大V发文之后的不久。
  另外一名科学界大V亦接着发了一条微博。
  “列举《流浪蓝星》的46条不合理的科学之处。”
  这篇文章呢。
  倒并不类似于上一位大V,一开口便是开炮,整体来讲,的的确确就科学层面针对于电影做出了科普和补充,毕竟,科幻不等于科学。
  且。
  严谨的科学显然不可能诞生科幻的想象力,因为,科学讲究严谨性,而科幻讲究想象力。
  这便是设定的成本。
  如果以虚构故事的本身来谈论,那么,我们讲故事正如同变魔术,观众知道是假的,但,关键是相不相信,每引入一个有bug的设定,就像投入了一个有漏洞的欺骗成本,或者说,挖了一个坑。
  这个时候。
  重要的是这个设定是否具备着足够的吸引力。
  拿降维打击举例子。
  这个能不能实现暂且不提,但,无论是否实现,这个设定的结果……那是妥妥的牛B,妥妥的震撼,值得人仰慕。
  显然。
  这个设定的成本便是值得的。
  类似于《星际穿越》的枯死病,明显有着硬伤,甚至,可能性还不如核污染,那么,为什么诺兰不选择核污染当危机呢?
  因为,平庸。
  核污染太俗套。
  且。
  高手和菜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菜鸟只想着给地球找一个不能住人的理由就够了,但高手找的理由不但能让地球不能住人,还能在剧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影里。
  因为枯死病,地球上大片沙漠化。
  沙尘暴的场面,主角家里都是灰尘,盘子都得倒扣在桌子上、出门必须戴口罩……看到这些场面,观众会很有代入感,仿佛真的置身于一个全球都沙漠化的危机中。
  随之,引入了重要的事实。
  那便是,农民成为了最重要的职业。
  直接带来了麦田追逐那场戏,那是前半小时里最诗意的部分,大片玉米地里,主角带着俩娃在追无人机。
  场面浪漫,意义深远。
  这也是诺兰大神的牛B的地方。
  至于《流浪蓝星》,不得不承认,这里边存在着好几个设定没得到该有的价值,不过,总得来讲,依然尚可,佳作以上。
  当然。
  吐槽的声音。
  不仅仅只有着他们这几个。
  ……
  ……
  “好家伙。”
  “按照你的意思,我这是捅了这一群大V们的窝?”
  听着电话那头姜艺的讲述,邱木不禁眉头一挑,有些恍惚,此情此景……怎么莫名有些熟悉?
  物理科学电影公知决战光明顶?
  来自于前世时间线的重置?
  他可是知道,前世《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那引发的轰动亦不小,甚至,导致一堆盯着XX大学教授头衔的人都站出来发声。
  呵。
  有意思。
  “你准备怎么办?”
  “不怎么办,先看看。”
  放下手机。
  邱木刷起了微博和豆荚,眉头微微皱了皱,表情稍微变了变,因为……他发现这群人貌似和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他们很聪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