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扬州孙策,我义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38章 扬州孙策,我义子!
  董卓觉得今天的李儒超常发挥,怎么忽然之间一条条妙计从脑中蹦出来。
  难道是因为觉得之前做错了事情,现在来讨好我,转变印象?!
  这完全没必要嘛。
  我。
  董卓。
  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
  最多是以后没用了,把你废了而已,肯定不会牵连妻女的。
  打消了心中无聊的念头,董卓望向下首的李儒,询问道:“不知文优还有何妙计?!”
  李儒踟蹰片刻,像是在组织语言。
  “主公,如听闻孙坚之子孙策,与其父颇为相像,而且勇力过人,孙坚旧部对其颇为信服。”
  “喔?!”董卓眉头一皱,现在这社会消息传递不发达,能够知道孙策是孙坚儿子,而且还能了解孙策的消息,可见李儒这段时间下了不少功夫啊。
  “怎的?那孙策有何不妥?!”董卓沉声问道。
  李儒行了一礼,回到:“主公,那孙策可谓少年英雄也。”
  “哈。少年英雄。”董卓点了点头,“的确,不错,不出意外过段时日就有消息传来了,孙策的确有些本事。”
  “怎么?!文优犹犹豫豫的,究竟有何事要说?!还有你那妙计呢?”董卓显得有些不耐烦,不知道这李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咳。”李儒轻咳一声,应道:“主公,方才我等说可表孙策为扬州牧,那袁术与孙策定然貌合神离,但单单如此恐怕还不够。”
  “一州州牧何其重要,若是没有一个说辞,就算袁术不心疑,朝内百官恐怕也非议不少。”
  董卓点了点头,他也觉得上表孙策当扬州牧不是特别好,因为现在的孙策才是个十八九的青年。
  这就让他当上了州牧,那天下人怎么去看?
  李儒不着痕迹的瞟了董卓一眼,见董卓沉思,又缓声道:“主公可表孙策为扬州牧,而后暗地里可散播谣言,就说那江东孙策,如今已是相国义子。”
  “相国义子当一扬州牧也就不无不可了。”
  现在董卓手下的几位义子,小皇帝稳坐中央,其余等人各在一方领军。
  当然除了卫仲道外,他现在按照董卓的命令跟着张机学习医术,目前正游走在董卓掌控各州,建立医馆,关注民生疾病。
  “孙策少年英雄,主公又有不少义子,而且都镇守一方,这等谣言传出去后,想必信者极多。”
  “只要相国不否认,那孙策就算是辩解恐怕也无人信他。”
  “待谣言传入了袁术耳中,袁术定然会完全相信,孙策已然背叛他了。”
  董卓掠了掠胡须,瞟了李儒一眼。
  这个计策好是好,但有些无耻啊。
  不过李儒说的不无道理,现在全天下都知道我董卓喜欢收义子,而且众多义子各个都有能耐。
  你不信?
  兖州吕布你去问问?
  并州张辽你去问问?
  凉州马超你去问问?
  益州张绣你去问问?
  还有一个荆州刘琦,不过刘琦是在系统离开后董卓收的义子,忠心度不可靠,这是董卓为了以后攻略荆州落下的闲棋。
  现在在名义上多一个孙策当义子,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
  扬州孙策!
  我义子!
  听上去好像还不错?
  咳,咳,董卓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孙策之母吴夫人,人好像也很不错。
  嘶。
  这传出去了,那我又多占了个便宜?
  什么江东二乔,哪有……
  “文优啊。”董卓唤了一声李儒。
  李儒连忙应道:“主公,儒在。”
  “你这计策着实不错,不过尚有纰漏。”董卓若有所指。
  “纰漏?”李儒眉头皱了起来,今日的这些计策一环套一环,可是经过他深思熟虑过的。
  怎么可能有纰漏。
  纰漏在哪?
  李儒左思右想,想不出来其中关键,只得硬着头皮道:“主公,儒敢问这纰漏在哪?”
  李儒一双眼睛望向董卓。
  “咳。”董卓轻咳一声,严肃道:“孙坚本是董某旧敌,如今若是传出孙策乃是董某义子消息,恐怕大多数人不会相信,这是其一。”
  “这其二,扬州我等鞭长莫及,孙策又是少年心性,如此谣言传播出去,他若是竭力否认,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若是那孙策心中暗恨我等,待其在扬州羽翼丰满,以后我等又多一大敌也。”
  李儒闻言心中长舒了一口,劝慰道:“主公多虑矣,我等散播谣言只是为了离家袁绍、孙策二人,让袁术不能够那么快掌控扬州。”
  “至于孙策……”
  “竖子也,不足为虑!”言罢,李儒长袖一挥,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董卓轻轻摇了摇头,这就是先知的好处了。
  按照李儒的意思,孙策只是为了对付袁术的添头而已,不足挂齿。
  董卓反驳道:“文优此言差矣,以董某看,那孙策不容小觑,如今其手上有了兵马,扬州之内恐无人是其对手。”
  李儒心中大惊,没想到董卓对孙策的评价这么高。
  既然董卓说孙策不容小觑,那孙策肯定不容小觑,这到不是李儒无条件信任董卓。
  而是因为,董卓如今手握大权,说话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更何况李儒还知道董卓手下有锦衣卫为其探查情报。
  李儒直以为是董卓从锦衣卫那边又得到了什么,他不知道的消息。
  李儒因户部之事过多,董卓早就将管理锦衣卫之事交于了他人,本来董卓是准备交给贾诩打理的,不过但让贾诩打理锦衣卫,董卓觉得有些大材小用。
  这才放了贾诩去益州,掌一州之权柄。
  李儒没有管锦衣卫后,锦衣卫内里怎么运作,有什么消息自然一概不知。
  “那以主公之意,该如何是好?!”李儒为难了。
  董卓掠了掠胡须,笑道:“孙策此人如今才开始建功,在其建功未成之前必有软肋。”
  “软肋?!”李儒眉头一皱,瞬间反应过来。
  好家伙。
  这是自己主公的拿手戏码。
  果不其然。
  只听董卓继续言道:“孙策为董某义子,此谣言可以散布。”
  “不过董某知晓,孙策还有一母及几个幼弟。”
  “当先派人将其母及幼弟掳至长安,这样的话,就算孙策反驳,我等也可以应对。”
  “其家小皆已至长安,难道孙策还能反抗不成。”
  李儒扯了扯嘴角。
  不愧是主公。
  果然更加无耻,不过这等以家小威胁的事情,董卓之前也没少干。
  李儒果断奉承道:“主公此言,果然乃万全之策。”
  董卓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算其不顾亲人家小,那其家小在长安,便可坐实了外面的谣言。”
  “这谣言便不再是谣言矣!”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