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喜得千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月八号下午三点,随着姜苗苗被推进产房,陈耀东总算松了口气。
  这几天可真是受罪,姜苗苗是身体受罪,他是心受罪。
  随着预产期的临进,肚子里的小东西也开始闹腾,姜苗苗半每隔半小时一小疼,一个小时一大疼,被折磨的生不如死,半夜疼醒了抱着陈耀东眼泪汪汪,怎一个揪心了得。
  实在太煎熬了。
  好在总算是要剖了。
  陈耀东终于松口气,不用再煎熬了。
  至于会不会出问题,到是不用担心。
  一切正常,主刀的又是市医院产科经验最丰富的副主任,还有一大票各科专家和从妇幼医院请过来的大拿坐镇,这要是还能出意外,生孩子的风险就太大了。
  医院里来了不少人。
  这几天除了陈妈和姜妈住在医院,陈耀东也全程在医院陪护。
  最近姜苗苗很脆弱,亲生父母都不能为依靠,只有丈夫才能让她坚持下去,所以陈耀东这几天一直都住在医院,好在医院的套房足够大。
  亲戚同样来了不少,大家都在等。
  陈耀东这几天睡不香吃不好,被折磨的精神有点萎靡。
  到卫生间洗了把脸,才振作了些。
  半了半个小时,产房门开了。
  一位护士出来报喜:“母女平安。”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虽然都不认为会出问题,但还是提着心。
  尤其姜妈,毫无疑问是最担心的。
  毕竟是她的亲闺女。
  是个丫头。
  亲戚们都议论起来,气氛轻松了许多,不再那么沉重。
  陈爸陈妈咧着嘴笑,乐的不知道说啥。
  过了一会,护着把婴儿抱了出来。
  一群人围上去,陈妈手脚最麻溜,第一个抱上了孙子。
  爷爷奶奶外公外围四面一围,其他人就只能看着。
  连陈耀东这个亲爹也只能干瞪眼,凑上去看了眼,没有小说里那么夸张,也没有什么剧烈的情绪波动,就是心情有点儿复杂,那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生平第一次为父的感觉。
  小家伙闭着眼睛,小脸皱巴巴的。
  头发像杂草一样,湿漉漉的贴在脑门上。
  以前看别人家刚刚生下的孩子感觉特丑,轮到自己闺女,却不觉的丑了。
  典型的双标。
  陈妈满腔的喜悦,连声说:“模样跟耀东小时候挺像。”
  姜妈脸皮抽搐了一下,很快平静。
  其他人脸上挂笑,心里想什么也不表露出来。
  可千万别像她爸。
  闺女要是像她爸可就惨了。
  小家伙到了外婆手里。
  姜爸姜妈觉的跟女儿小时候很像,但没有说出来。
  陈耀东顾不上抱闺女,冲到刚刚被推出来的姜苗苗身边,握着手问:“怎么样?”
  姜苗苗浑身湿透,脸色白的厉害,像是用尽了所有力气,话都说不出来。
  陈耀东一阵揪心,生个孩子还真不容易。
  看把媳妇给折腾成啥样了。
  要说最心疼的,还是姜妈这个亲妈。
  看着女儿疲惫的样子,心里就一阵阵疼。
  只不过掩饰的比较好,没表露出来罢了。
  推进病房,姜苗苗才缓过一口劲,有气无力地道:“我看看孩子。”
  陈耀东三姨忙把娃抱过去,给姜苗苗看。
  姜苗苗看了看,眼泪哗一下就涌了出来。
  陈耀东握着一只手,一只手拿了纸巾给她擦眼泪。
  姜妈在旁边道:“快别哭了,免的伤身。”
  姜苗苗也就是一时情绪,很快就不哭了。
  姜妈又对陈耀东道:“别让她说话,先好好休息一下再说。”
  陈耀东答应着,摸了下姜苗苗额头,才出去招呼医护人员。
  过了一阵回来,总算抱了下小家伙。
  还没抱过娃呢。
  特别是刚出生的奶娃。
  实在太小,都不知道怎么抱。
  亲戚们坐了一个小时,才陆续离开。
  医院里就剩下陈爸陈妈和姜爸姜妈,总算清静下来。
  姜妈把女婿叫一边交待:“给你多按一下,尽快让出奶。”
  陈耀东领了这个光荣的任务,等人出去后,才开始给媳妇按摩。
  姜苗苗恢复了些力气,抽着鼻子道:“疼死我了,再也不生了。”
  陈耀东连忙腾出一只手摸着脸安慰:“老婆辛苦了,正因为你吃了这么多苦,所以母爱才是最伟大的,咱闺女将来长大,一定和你一样是个大美女。”
  姜苗苗抓住他一只手贴在脸上,感觉挺无助。
  陈耀东一边安慰一边按摩,过了一会感觉手有点滑。
  连忙撩起衣服一看,竟然出奶了。
  “有奶了!”
  陈耀东挺惊讶,人体还真是奇妙。
  以前吃了那么多次,也没见过奶。
  生完娃就有了。
  姜苗苗用手摸了下,还凑到鼻子前闻了闻。
  陈耀东咂咂嘴,脸贴了上去:“我先尝尝什么味道。”
  姜苗苗总算露出了笑容,眉眼弯弯,一只手揉着他脑袋。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
  姜妈拿着个吸奶器进来,看到此景就一愣。
  陈耀东忙起身回头,瞬间尴尬。
  “妈!”
  陈老板叫声妈,以他的脸皮厚度,此时也不禁有点无地自容。
  姜妈一脸淡定,把吸奶器递给他:“用这个。”
  陈耀东忙接过,等姜妈出去,才摸了摸头:“尴尬死我了。”
  姜苗苗眉眼弯弯问:“什么味道?”
  陈耀东咂着嘴回味了下,才道:“没啥味道,我再尝一下。”
  奈何尝了半天,也没尝出什么味道。
  用吸奶器吸了半瓶奶,拿出去给陈妈喂娃。
  吃是本能,小家伙虽然还没睁眼睛,但把奶嘴给到嘴里后,很快就学会了吃奶。
  小嘴咬着奶瓶,吃的那叫一个香。
  隔天,小家伙睁开了眼睛。
  小眼睛眯缝着,盯着一个地方一望就是半天。
  眼睛是心灵之窗。
  小家伙的眼神干净的不染一丝尘埃,不像成年人,眼里藏着太多东西。
  到了第三天,姜苗苗已经能下床走动了。
  医生检查完说恢复的很好,五天就能出院了。
  陈耀东不放心,一直住了七天,才出院回家。
  这几天快被稀饭喝吐了,姜苗苗只能喝稀饭,一家也跟着顿顿喝稀饭,虽然陈妈和姜妈变着花样的煮稀饭,但花样再多也还是稀饭,天天喝谁也受不了。
  回到家里,姜妈不厌其烦给闺女交待坐月子注意的事项。
  明天也要走了,坐月子可不是小事,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落下病根,影响一辈子,有些话婆婆不太好说,但亲妈能说,年轻人没吃过苦头,不能由着性子胡来。
  隔天,陈耀东把老丈人丈母娘送走,去市里开会。
  年初,上面制定了精准扶贫的纲要。
  层层落实下来,市里也根据省里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扶贫计划。
  但还不够。
  这次要动真格,层层统一思想之后,月初,市里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扶贫计划,两个大老板亲自挂帅,督促扶贫工作落地,扶贫成了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企承担社会责任,肯定跑不掉的。
  奈何景安没啥像样的国企,只有几家酒厂,所以民营企业也被拉了进来。
  但凡有点规模的企业,都被安排了任务,分配了指标。
  景安市有两个贫困县,两位大老板一人联系一个,各领一拨人马集中力量攻坚,兴邦农业不出意外的被分到了市府大老板麾下,今天要开一个工作部署会。
  到了市里,人员满座。
  偌大的会议室坐了不下六十号人。
  除了市府的所有班子成员,相办局委办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占了大半。
  之前开了好多次会了,都是裴老头来的。
  这次市里专门要求了,让企业负责人亲自来。
  除了不在景安的,来的基本上都是老板。
  陈耀东和几个企业老板聊了几句,翻了翻桌子上的方案,感觉要扯蛋了。
  景安的两个贫困县分别是裕北和仁固,大老板联系的是仁固。
  仁固下面的贫乡镇只有两个,都是山区地带,但这次是精准扶贫,不能以乡镇分,贫困乡镇未必全是贫困村,贫困村里也未必会都是贫困户,所以各家企业的扶贫目标是直接精确的人头的,大多数小企业的扶贫对象只有一户或者是两户。
  兴邦农业的扶贫对象有点多。
  多的让陈耀东龇牙。
  足足八十多户,直接给他包了一个最穷的村。
  旁边三林管业的老王也在翻资料,大多数企业的扶贫对象都是一两户,多的也不过三四户或者五六户就撑死了,一页上面能看到不少企业的名字。
  可等看到兴邦农业足足两页的扶贫对象,老王也忍不住乐了:“陈总,兴邦农业可是真了不得啊,看看市里对你们重视,这是给你包了一个村吧?”
  陈耀东道:“我草,你怎么才三个?”
  老王乐的不行:“我这小胳膊小腿,可不能跟兴邦农业比,三个都嫌多了。”
  陈耀江道:“扯蛋,你那厂子一年上千万的营收,也好意思哭穷。”
  王老还真不是哭穷:“陈总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那点营收有啥用,一年累死累活毛利才两三百万,一半就得给银行,再除掉乱七八糟的税费和成本,利润不到一百,还全部是外债,到头来就挣了点厂房地皮,还不如兴邦农业一根指头粗呢!”
  陈耀东问:“你准备咋扶?”
  老王无所谓道:“看领导安排呗,实在不行给几个钱的事。”
  这特么也能算扶贫?
  这是施舍好吧!
  不过话说回来,扶贫还真是个比较有难度的事。
  有些地方,穷是有原因的。
  就好像开阳三队的无赖汉周学成,还有王保户祁国丰。
  这种人就算让大老板亲自去扶也扶不起来。
  八十多户得怎么扶?
  先看看吧!
  聊了一阵,大老板来了,会议正式开始。
  一个一个发言,最后大老板做总结讲话,重点强调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要求所有工作组成员牢记使命、认真履责,真正做到对症开方、精准扶贫,彻底消除贫困。
  一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后,陈耀东和几个企业主被葛老板叫去一个小会议室。
  还有一些局委办的副职领导或者科室领导也被叫了过来。
  都是贫困户的联系人,被绑到了一架战车上。
  大老板抓全局,七八个副老板和秘书长一人领一个乡镇,下面若干具体联系人,全都是领导干部,具体的帮扶单位则是企业,组织架构很科学合理。
  葛老板是常务,领的最穷的一个乡镇,下面穷贫户不少,具体负责扶贫的企业能有十五六家,大国是民营,也有几家国企,比如石化景安的分公司。
  再比如市农行,也有两个扶贫的对象。
  这种重大行动,银行、通讯等机构也得配合地方政府的号召和行动,但这个扶贫的数量真是让人无力吐槽,堂堂银行大佬竟然只给分了两个贫困户,太特么扯蛋了。
  兴邦农业是真受到了特殊关照。
  承包了葛老板麾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贫困户。
  葛老板神情还算是轻松,等所有人到齐,就笑着开口了:“好了,任务分配了,咱们议一下,看看工作该怎么开展,兴邦农业跟咱们一个组,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其他人也都笑,觉的运气不错。
  干工作得有好队友,才能事半功倍。
  兴邦农业有钱,这个已经不是秘密,投资几个亿的项目眼睛都不泛一下,现在又要狂砸一百多亿开发南山平原,全靠债务堆起来的景通牧业都没办法未,未来妥妥的景安龙头。
  扶个贫还不是小事一桩。
  陈老板随便指头缝里漏一点,就能完成任务了。
  葛老板直接点名了:“陈总,你先说说。”
  陈耀东道:“我听指挥,领导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葛老板又问其他人:“你们呢,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有人建议:“兴邦农业现在是景安最大的农产品销售商,我觉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兴邦农业的资源和渠道来有针对性的实施扶贫。但具体应该如何实施,我觉的应该下去实地调研一下,看看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实际制定一套扶贫计划。”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都纷纷发言,提出各种建议。
  企业主们都不开声,领导们怎么说就怎么干。
  听指挥就行了。
  葛老板听完意见后,当即拍了板:“那就后天吧,去仁固看看再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