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老丈人驾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忙忙碌碌之中,很快到了月底。
  老丈人还没来,薛丘明两口子先回来了。
  据说受不了南海的气候,于是跑了回来。
  二姑气的肺疼,三天吃不下饭。
  亲戚们都唏嘘,老话都说成家立业,这家是成了,可业却立不起来。
  媳妇都快生了,还得浪到什么时候?
  总不能天天在家啃老吧?
  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商铺租金一降再降,二姑家的几套铺面已经降到了七万,虽然依旧吊打绝大多数家庭,但父子俩几回折腾欠的饥荒还没还完,依旧紧巴巴。
  陈耀东私下问了下,据说还有五十多万外债。
  难怪薛丘明结婚连新房都没买。
  也就郭小玲性格好,不然早家宅不宁了。
  让陈爸悄悄借给五十万,先把外债还了。
  又给薛丘明找了个工作,一家茶府后厨打杂,南海学了两个月,也不知道出师没,茶府老板给陈老板面子,二话不说收下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洗心革面好好上班。
  四月二十九号。
  陈耀东起了个大早,和姜苗苗开车去了省城。
  老丈人和丈母娘要过来,接待规格必须要高。
  若非包个专机去接太过高调,老丈人也不许,否则陈耀东都想包个专机直接去冀北机场接人,省城到景安四个小时车程,开车接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两点钟的飞机。
  陈耀东和姜苗苗提前一个小时到,在机场附近踩了踩点,才去了出站口。
  等了一阵,姜爸姜妈随着人流涌出来,一副休闲旅行的打扮。
  “叔叔好,阿姨好。”
  陈耀东抢上前,接过手里的行李。
  姜教授笑着说:“几百公里呢,我们坐个火车就过去了,专门接一趟太麻烦了。”
  “不麻烦!”
  陈耀东道:“坐火车还得去车站,来回倒车太麻烦。”
  姜苗苗则挽着姜妈说话,一路说说笑笑去了停车场。
  陈耀东问姜爸:“叔叔我们吃个饭再走吧?”
  姜爸笑道:“不吃了,我们飞机上吃了点,到了景安正好吃晚饭。”
  陈耀东当然没意见,不吃更好。
  景安那边一堆人等着呢,在省城吃饭还得耽误时间。
  到了车前,姜爸坐了副驾驶,姜苗苗则陪姜妈坐了后排。
  三百多公里路,正常四个小时的车程。
  加上上下高速,到景安差不多要五个小时。
  陈耀东也不怕超速,钱能摆平的事就不算个事,上了高速就飚到160,愣是把四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三个小时,傍晚六点半到了景安,直接去了景兴大酒店。
  姜爸一路提心吊胆,下了高速才松了口气。
  小伙子开车太野了。
  慢就慢点,咱也不赶那一个小时。
  提前打了电话,陈爸陈妈在楼下迎着。
  还专门换了新衣服,就怕给儿子丢人。
  本来就挺忐忑,见到姜爸姜妈后,陈爸陈妈就更忐忑了。
  除了农村接人待物的那一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招呼这些文化人。
  姜爸姜妈能教出姜苗苗这种女儿,那是真的有涵养,姜爸温和有礼,姜妈知性优雅,说的话让人如沐春风,几句话就让陈爸陈妈紧张稍去,暗自感慨不愧是大学教授,说话水平就是不一样。
  寒暄几句上楼,一大帮人在包厢等着。
  大伯二伯,两个姑爹都来了,还有二伯母和二姑也来了。
  姜苗苗三叔姜有信也被请了过来。
  接待规格比接待姜有信时要高的多了。
  陈耀东在旁边介绍,尽职尽责的像个秘书。
  姜爸姜妈这次景安之行意义非凡,陈家人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就这,陈爸陈妈还担心招待不周。
  毕竟这是亲爹亲妈,可不是叔叔。
  谦让半天,大伯坐主位,姜爸姜妈坐了主宾位,姜有信陪在旁边。
  姜苗苗也陪在姜妈身边。
  陈耀东则敬陪末座,等酒菜上来,就化身为服务员,斟茶倒酒忙的不亦乐乎,只有被问到时才会插上两句,大多数时候都是听长辈们说话,不随便插嘴。
  宴不离酒,无酒不成宴。
  已经不沾酒多年的大伯也倒上酒,很是敬了姜教授几个。
  为了侄子大事,也真是拼了。
  陈耀东就听着看着,然后暗暗琢磨处世的智慧。
  比如在倒酒时,二姑父还问大伯:“大哥不是不能喝吗?”
  大伯则说:“谁说的不能喝,倒上倒上,今天我得给姜教授好好敬两杯。”
  不同的应对会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而大伯无疑回答的很有智慧。
  不说是给姜教授面子或者是姜教授来了才破戒,而是掩盖自己不能喝酒的事实,这比说姜教授来了才破例喝酒,让人听了更加舒服,这就是处世的智慧。
  或许大多数年轻人很难领会到这些东西。
  但陈耀东多机灵的人,本来情商就不差,这一年多的历练,平时也更注意这些,自然能品出味道,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的个中三味。
  活的越老,看的越透。
  做人处世的智慧也就越深。
  这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学的。
  桌子上的话题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陈耀东和姜苗苗展开的,大伯二伯和两个姑父偶尔夸一下自家侄子,更多的则是夸姜苗苗,夸的姜苗苗都不好意思了。
  而夸姜苗苗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夸姜爸姜妈教的好。
  尽管老一辈都觉得姜苗苗没结婚就跑来跟自家侄子睡到一起,有点没羞没臊的,但不可否认,人家姑娘确实很优秀,是个好姑娘,人品、教养、做人做事都是上上之选。
  再说现在的年轻人未婚同居过于普遍,老一辈也在转变观念。
  也不至于为了这个对姜苗苗有啥不好的看法。
  而且这姑娘放弃一切跑来景安陪侄子,让长辈们都觉得浪漫。
  至于是不是为了钱才贴上来,到没人这么想。
  毕竟彼时陈耀东混的还没这么大,人家姑娘家庭条件也不差。
  而且还是带着钱过来的。
  晚饭吃了两个小时,九点半宾主尽欢。
  姜爸和陈爸论了下月份,出来的时候已经称兄道弟,姜爸是大学教授,陈爸称呼姜教授没有问题,可农民这个职业却不太好称呼,还没定婚约,也不能称呼亲家。
  只能叫一声陈老哥,姜爸小了一个月。
  临上车前,姜爸还握着陈爸的手笑道:“陈老哥儿子教的很出色,这次来景安给你们添麻烦了,以后随便一点就好,再别这么隆重了,有点受不起。”
  “不麻烦、不麻烦。”
  陈爸笑的跟个佛爷似的,莫名就放心许多。
  陈耀东在一边扶着车门,闻言骨头也轻了二两。
  把姜爸姜妈送到新房子,陈耀东又陪着聊了会。
  老丈人丈母娘来了自然不能住在酒店,新房子装修好还没住过人,前几天又置办了好多东西,全都是新的,虽然小了点,但装修的档次可一点不差。
  陈耀东说了下这几天的行程安排,姜爸没意见。
  一切听从安排。
  陪着聊了半个小时,陈耀东起身走人。
  姜苗苗不走了,今晚睡这。
  三人送到门口,看着陈耀东进了电梯,才回屋说话。
  姜妈打量房子:“装修的挺不错的。”
  姜苗苗道:“房子才三十多万,装修就花了二十多万。”
  姜爸说道:“那你既然你没交房款,驾照也拿了,就买辆车吧!”
  姜苗苗点着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姜妈说道:“早点睡吧,赶了一天的路,都有点累了。”
  姜苗苗忙把她领到主卧:“你和我爸睡这屋。”
  姜爸姜妈睡下,姜妈才问道:“你觉得咋样?”
  姜教授道:“苗苗已经一条道走到黑了,咱俩不同意又能怎样。所以,我们的意见并不是主要的,这次来就是看看,和走过场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不得不来罢了。”
  姜妈叹道:“天天催的让来景安,可真是女大不中留。”
  姜教授道:“女儿大了总要嫁人,当年你不也是一样。”
  姜妈没好气道:“你也有脸说我。”
  姜教授搂了搂老婆:“睡吧,明天还得出去转。”
  姜妈却睡不着,一想到自家的白菜被别人家的猪拱了,就难过的睡不着觉。
  陈耀东回到景秀御园后,先打了几个电话。
  又和姜苗苗发了会微信,吃了会狗粮,才睡觉。
  陈爸陈妈回家准备去了,明天还要去乡下。
  次日一早。
  陈耀东早早过去接上姜苗苗一家三口,先在外面吃了早饭,然后去看门店,参观了一下几家门店,逛了逛比较繁华的新华路和步行街,快十一点的时候去了乡下。
  房子又被陈爸陈妈折腾了一遍,就差在土墙上贴上瓷砖了。
  不养牛了,前后院子全打了水泥地平。
  乱七八糟的家具啥的全扔到隔壁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还专门用红砖重新盖了个茅厕,虽然还是蹲坑,但比之前的要强多了。
  不但干净许多,而是私秘性也好的多。
  陈妈准备了丰盛的午饭,吃过午饭又去地上转了转。
  姜爸是农村出来的,对农村并不陌生。
  玉米刚刚出苗,嫩绿嫩绿的,透着股子喜庆和生机。
  姜妈虽不是研究农业的,但农大的教授不至玉认不得玉米苗。
  只有姜苗苗没见过刚出芽的玉米,多少还有点好奇。
  姜爸是经济学教授,虽然不是研究农业的,但并非对农业一无所知,西北发展落后不是没原因的,既有区位优上的劣势,也有自然气候的制约。
  不过西北地广人稀,并不缺乏肥沃的土地。
  如果国家下大力气开发,将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别的不就,这里只要投砸钱开发,就可以随便圈地,几万亩甚至十万亩。
  随便建个厂子就能圈上千亩甚至几千亩地。
  放到人口稠密的中原冀北谁敢想。
  如果不是缺水,大西北绝对是块宝地。
  姜教授信息渠道广,知道这几年上面一直在开究西部的问题,甚至在研究将藏水经河西走廊引入西疆,如果真的能实现,无疑将会极大地解决西北缺水的问题。
  不过陈耀东的这个经营思路……
  姜教授觉的有问题,农牧业做大的全都是走产业化做起来的,生鲜是个空白领域,不是资本家没眼光,而是难度太大了,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哪一样都是硬骨头。
  别的不说,光是砸人饭碗就够喝一壶的。
  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
  之前就听说被人泼大粪,司机上菜被打。
  哪有那么容易。
  就算在本地有优势,可对外扩张可没那么容易。
  姜教授觉的有问题,但他不会说。
  搞理论研究和实干是两条线。
  好多搞企业的前期不被看好,不少妄下评断的专家到最后被打了脸。
  好多专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最后却被人干成了。
  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了。
  所以姜教授不打算对陈耀东的事业发表任何意见。
  万一将来被打脸就不好看了。
  被别人打脸还不算什么。
  要是被女婿打脸就没法嫁闺女了。
  在地上转了会,又去看了看新盖的小区,姜爸姜妈觉的景安农村也挺不错,生活水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虽然农民上楼其实不是什么好事,但农村能盖楼房,至少说明景安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没有人们一贯印象中的那么差距巨大。
  下午三点返回城去,又去看了看水上人家正在装修的别墅。
  院子已经弄整齐了,施工队伍正在造景。
  这是个细致活,一点也着急不得。
  不过大致轮廓已经可以看到端貌。
  姜爸笑着感慨:“景安的物价确实挺让人羡慕,房子一平才三千多,七百多万就能买个占地三亩多的别墅,从一定意义上说,低房价其实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房子越便宜,人们手里的可支配收入就越多,从这点来说,景安其实挺适合居住生活,空气质量也很好,可比咱们冀北强多了,一点污染都没有,比较适合养老。”
  陈耀东连忙道:“那叔叔阿姨退休了也来景安养老吧!”
  姜爸笑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姜妈是园艺技术专业的教授,一看这院子初步显现的轮廓,就知道装修不便宜,找机会悄悄问了下姜苗苗:“这别墅装修不便宜吧?”
  姜苗苗小声道:“八百多万。”
  姜妈心下吃惊,却没有再问。
  装修比房子还要贵,还真是舍的花钱。
  负一层已经完成了大半,外面全部是石材,里面墙上是高档板材,从露入口下去一进门是个客厅,看样子有点像是会所,还有巴台和酒柜,木工师傅正在往墙上固定板材。
  只能看个大概,只不出具体效果。
  要等全部装完才能看到。
  转了一圈,姜爸问:“这房子不止五百多平吧?”
  陈耀东道:“说是五百多平,不过开发商为了吸引到客户,那些露台飘窗还有地下室都没算在建筑面积里,实际使用面积好像是八百多平。”
  姜妈说道:“太大了,这么大的房子,做卫生都是个麻烦。”
  还不是一般的麻烦。
  姜爸心里加了一句,别忘了还有外面呢。
  三亩多的院子,冬天光是扫树叶子就得雇个清洁队。
  估计得雇保姆。
  不过陈爸陈妈还在种地呢。
  儿子请个保姆伺候,想想不是那么回事。
  姜教授都忍不住替闺女担心起来。
  真要是结了婚,住到别墅,闺女估计得变成清洁工。
  公公婆婆都在劳动,怎么好意思请保姆园丁。
  陈爸陈妈则觉的儿子买这么个大院子太烧包,但什么也不敢说。
  没谈对象前说了也就说了。
  可是有了对象,就啥都不敢说了。
  看别别墅,又去了景秀御园。
  在景秀御园的房子里喝了杯茶坐了会,眼看又到了饭点,去了景安的夜市美食街,尝了几样景安的特色美食,重点尝了姜苗苗极力推荐的景安凉皮,姜爸姜妈都说好。
  晚上,陈爸陈妈把霸道留下,开着长城回家。
  开了一段时间霸道,再开长城忽然就觉得没法开。
  惯不得儿子要换车,贵真有贵的道理。
  老话说的没错,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次日一早,陈耀东带着姜爸姜妈去了景安下面的裕北县。
  裕北是景安面积最大的县,一个县占了景安行政区域面积的一半,属于高原区域,也是河西省五大原生态草原保护区之一,有名的牧业之乡,也是个旅游的好去处。
  陈耀东这个本地人,长了这么大都还没去过裕北。
  趁这次老丈人丈母娘过来,正好过去看一看。
  在这之前,曹兴平就已经奋命跑了一趟,专门过去探路。
  这次陈老板带着老丈人丈母娘过去,曹兴平和小张开着霸道负责打前站,安排吃住游玩等等一应事情,不然陈耀东两眼一抹黑,带着老丈人丈母娘四处瞎碰那不扯蛋了。
  景安到肃南近一百公里,没有高速,只有一条国道相通。
  路有点破,年久失修,好多路段还坑坑洼洼的。
  官府也不知道修一下,基础设施都这么差,还怎么发展旅游业。
  也就570和霸道最适合跑这路,要是开个轿车还怎么跑。
  估计刚把车速提起来,就得急刹车。
  不刹也行,大不了回头再修车。
  景安地界上不怕超速。
  陈耀东车速保持在百公里左右,遇到坑洼路段也不刹车,松一下油门直接趟过去,基本上感觉不到多大的颠簸,跑了三十多公里后,四周渐渐荒芜。
  人烟没了,农田也没了。
  四野尽是半黄半绿的荒滩或者高矮不一的丘陵。
  姜教授道:“这么大的地方却没多少人口,两极分化太严重了,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动西部开发,去年新领导上来后越发重视,正在讨论一带一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潜力用尽,没怎么开发的西部地区潜力还很足,以后肯定会大力开发的,早点入局,其实也是个机会,我估计等一带一路真正实施后,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陈耀东道:“叔是经济专家,有没有好的建议给我?”
  姜爸笑道:“我就随便说说,还不一定对,你随便听听就行了。”
  陈耀东趁机拍马屁:“我也是瞎折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没个详细规划,好多事情都是想起就干,碰到问题才解决问题,看问题不够长远,还得叔这样的专家指点。”
  马屁没人不爱。
  姜爸不是圣人,自然也吃这一套,虽然心里挺舒服,但却没有飘,笑着说道:“那些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自己干出来的,你见哪个企业家是听了专家才成功的,反而有不少干实业的听了专家的指点最后干倒闭了,所以你自己干就好,不要问我的意见。”
  后排。
  姜妈用眼神和姜苗苗交流。
  姜苗苗眨眨眼,母女俩心照不宣。
  姜妈觉得这小伙子脸皮实在挺厚,马屁拍的让人有点招架不住。
  怪不得女儿会被他骗到手。
  姜苗苗则在心里给男朋友点个赞,虽然这种马屁自己听了也觉不好意思,但不能否认很管用,爸妈听了肯定也会高兴,更重要的则是这份态度。
  对自己父母的态度。
  跑了一个小时出头,到了裕北县的县城。
  陈耀东接了个电话,说了句就挂了。
  曹兴平打来的,询问是否要进县城。
  破破烂烂的县城有啥好看的。
  没进县城,直接去了草原上。
  绕过县城,往西南方向而行,又跑了近四十公里,视野中天宽地阔,无任何阻碍,地平线渐渐变成了绿色,一直延伸到天地的尽头,让人瞬间精神一振。
  外面气温渐渐降低,连车里都凉了下来。
  五月的草原上天气还有点凉,遇到寒流侵袭下雪也是常有的。
  等到黄色褪去,视野全部被绿色填满后,心情就更加舒畅了。
  这是真正的大草原。
  不是家里种的那种草坪。
  看到不尽头的绿色,让人心胸都不自禁的开阔了许多。
  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洗涤的一干二净。
  “这里真美啊!”
  姜苗苗看着车窗外,发出一声感慨,有点后悔没有早点过来。
  姜爸姜妈点头,确实挺不错的。
  事实上有些越是落后的地方,原生态保存的也更完整。
  好多出名的5A级景区其实还不如那些籍籍无名的荒野山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