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教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五十五章  教子
  太子心中不住的转动,他心中暗道:“我到底怎么说,才符合父皇的心思。”他忽然想起刘大夏对他的叮嘱,对待陛下的时候,要先父子,后君臣,想来每一个父亲都喜欢一个对他说谎的儿子,有时候反而能有话直说更好一点。他最后说道:“是,儿臣是这个意思。”
  “父皇登基以来,对外频频用兵,我大明更是南至旧港,北则冰原,东至日本,西至葱岭,以致极盛,司马法有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儿臣以为南洋瘴疫之地,大军进入南洋,虽然军医频动,但是十成有三成都要得病,军士实在不能适应。”
  朱祁镇说道:“你说的朕都知道。”
  热带病,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也是中原王朝并没有吞并中南半岛一些国家的原因。
  即便是朱祁镇对军医进行了极大的加强,但是安南之战,依旧是朱祁镇登基之后,几场大战之中,非战斗减员最严重的一战。
  而且朱祁镇也看出来的,他的儿子,不管他怎么教育,本质上接受的并不是朱祁镇的价值观,而是大明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也就是儒家价值观。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时代对人的影响,是在无声无息之间,而又不可抗拒。
  朱祁镇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实。甚至也知道,如果他真有一个后世价值观的儿子,未必是一件好事。
  朱祁镇内心深处其实也明白,他给大明带来的强盛与混乱了,特别是思想上的混乱。以及这种混乱带来的隐患。
  而且朱祁镇也不可能放弃太子,一来大明朝废太子本来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二来,太子朱见濬,虽然有些一地方不合朱祁镇的心意,但是他的几个兄弟就能胜过太子了?未必。
  三来,朱祁镇在太子身上投入了太多的沉没成本了。他很多伏趣÷阁都是以太子将来继位而布置下去的。
  有些能改,有些不能改了。
  “我儿,有些事情你知道吗?”朱祁镇一边说,一边叫来怀恩吩咐几句,怀恩立即带人下去忙碌,片刻之后,几十封奏疏放在了太子面前。
  太子打开一看,最早一份居然是洪武年间,一直到今年三月。说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江西匪乱。
  不说太远,就朱祁镇登基以来,正统三年,江西乱民聚众三万余,为武兴所击败。之后叶留宗之乱,也曾经转战江西,远近来归者不在少数。这些大的乱事,还有小的乱事。
  就好像最近的这一次,江西境内有匪徒千余起事。这样的事情,夹杂在不知道多少奏疏之内,根本引不起朱祁镇的兴趣。
  因为江西匪患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
  朱祁镇说道:“我儿以为江西匪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太子自然不是笨蛋,他毕竟是朱祁镇教大的,说道:“人多地少。地之所产不足以养人。”
  江西福建人口密度之高,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朱祁镇又对怀恩点点头,怀恩又将另外一的叠奏疏拿来了。递给了太子。
  太子一看,这些奏疏的主体就是流民,这一次倒没有追溯到洪武年间,而是从永乐年间开始的。
  永乐年间的流民并不是太多,更多是靖难之战所造成的战争流民。
  但是到了正统之后,流民数量一直在增加,安置流民数量也一直创新高,一次性安置流民达到百万之数次数,就有三次之多,分别是于谦,项忠,原杰三个人主持的。
  而且这种数字增长一直没有见停歇的时候。
  比如这一次西北地震,流离失所的百姓就有百余万之多。
  朱祁镇又问道:“你觉得流民数量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
  太子迟疑了一会儿说道:“天灾人祸,人多地少。”
  朱祁镇说道:“那你还觉得南洋可以不夺吗?南洋之地,虽然多岛屿,但是地多空旷,天气炎热,但是一年数熟,得之可养生灵亿万。”
  “虽然最新编纂黄册还没有开始,但是本朝人丁数量已经到一万万之多。而且人越多,增长的速度就越快。如果天下百姓都吃不饱,对我家来说是一个什么下场。”
  太子心中顿时打了一个激灵,但是他随即说道:“父皇,不是这样的。南洋虽然多有旷土,但是这旷土并非只有南洋有的,比如吕宋。国小力薄,其地貌类似于夷州。如果拿下吕宋,足以安置生灵数百万之多。”
  “父皇何必舍易取难,再者。我朝所欲土也,回回所欲通商而已,何必非要一战。”
  朱祁镇冷笑道:“我儿难倒不知道什么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太子听了,他顿时觉得失言了。
  朱祁镇这一句话,一语双关,既是说大明占据南洋之后,是不能容忍回回海商霸占南洋贸易,又是说在南洋占据主导权的回回教势力,又怎么肯欢迎朝廷入主?
  太子刚刚那一句话,实在有些太天真了一些。
  不过,谁让太子是利益相关。他麾下的冼家在南洋赚钱源源不断的利益,大战一起,如果失败,乃至打的不漂亮,都会损失太子的威信,而且胜负先不去说,首先贸易上的利益,太子就有损失一大半。
  这都是太子的力量。
  而且太子从小读得四书五经,虽然没有读愚,但是对于朱祁镇这种赤裸裸的只谈利益,其他人名分,正义与否都不去谈的模式很不习惯,忍不住去反对。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我也是为你着想。这各位置此早是你的,你想做一个什么皇帝?”
  太子立即低头说道:“儿臣岂敢妄言。”
  太子当皇帝的时候,就是老皇帝死去的时候,太子又怎么能在这个话题上胡乱说话。一个不小心,就会让朱祁镇会错意,觉得太子嫌他活得时间太长了。
  最好的办法不与这个话题沾边。
  朱祁镇说道:“让你说,你就说。”
  太子只能用了一个万金油的回答:“孩儿想做一个如父皇一样的皇帝。”
  朱祁镇笑道:“我这个皇帝可不好做,你知道,我登基真正掌控朝廷大权之间有多长时间么?”
  朱祁镇不等太子回答,就自问自答道:“十年。等三杨老去之后,朝廷大权才到了朕手中,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朕手中安安分分的人,等你用的时候,却未必了。”
  “你必须有你自己的班底。但是你而今班底都是一些什么人?刘大夏,于冕,张懋,汪直,还有一些交趾士子,这些人能不能撑起大明,你知道吗?”
  太子一时间语塞。
  朱祁镇说道:“即便你这个班底能支撑起大明天下,但是你什么时候能将他们安置在内阁之中,不说别人,就说那个刘大夏,恐怕再等十多年才能摸得内阁的边,而且他如果一直在你身边,恐怕即便是摸到内阁的边,其才能也不能承担首辅之任。”
  内阁首辅岂是那个好当的。
  每一任内阁首辅都是朱祁镇精挑细选出来的。履历都是非常丰富的,单单看韩雍的履历,就是一等一的牛人。
  刘大夏一直当太子的幕僚谋主,是根本不可能锻炼出来执掌天下的能力。
  很多时候谋士看上去算计无双。但是执着于人心鬼蜮,知道什么叫做协理阴阳,掌控乾坤吗?
  朱祁镇说道:“南征之战,你觉得朕将你逼到两难之处?进也不行,退也不好,是与不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