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蒙鹜攻城拔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汉水,起于秦国汉中。
  自西向东,从秦国流向楚国,等到了楚国境内,则又折向东南,最后汇入大江之中。
  楚国西境城池,多是在汉水沿岸。
  周成王时,周王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至此,楚国立下,熊绎,芈姓,如今的楚国贵族,也多出自芈姓。
  楚人崛起于丹阳,丹阳乃楚人旧都,后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到楚武王时,僭越称王,史称熊通称王。
  其后,到楚庄王时,更是国力蒸蒸日上,北上争霸,击败了当时雄踞北方的晋国,成为了春秋霸主,其后还有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建立起了这战国最辽阔的国度。
  可以说,楚国西境多数大城,俱是在这汉水一带,顺着汉水乘势而下,可直抵别都鄢城,再转国都郢城,秦国这一战的战略目标,正是攻破楚国两都。
  这几日,天倒是晴了起来。
  于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支黑色的军队正在行进。
  好似一条黑色的长龙,沿着山路蜿蜒盘旋,只见其头,未见其尾也。
  看这旗帜,正是秦军。
  兵贵神速,二十日前,秦国连夜点兵,三万锐士为先锋,一早就出发,直奔楚国上庸。
  此次领军者,乃皂游将军蒙鹜。
  大军连行二十日,在四日前,先锋部队终于要进入楚军的防御范围了。
  秦十万主力部队,便不再前行,于上庸城一百多里外,安营扎寨。
  只有先锋部队,还在继续前进。
  这一路上,他们攻城拔寨,除了必要的休整,几乎没有任何的停歇。
  三万大军,尽破楚军营寨十五座,灭敌一万余人,可这越是往后,路就越是难行起来,楚军的抵抗,也越是激烈起来。
  还未到上庸城,三万锐士已然伤痕累累。
  将军蒙鹜,他清楚的知道,秦军这动静,怕是惊动了楚国主将芈焽。
  三万锐士,被他分作三波。
  当先一波,各个披坚执锐,头戴盔,身披甲,背负三日口粮,五十支箭矢,一把弓弩,一杆长戈,当然,还有一柄长剑。
  可以说,这完全就是按照魏武卒的装备制式,当年的魏国养了这样一支军队,可谓是百战不殆,至于现在嘛,是太穷了,早就养活不起来了。
  紧随其后,便是第二波,这一波锐士,若是光看装备,那就比第一波差得远了,因为他们是以护送辎重为主,上庸城虽守备松弛,但若是没有这些攻城器械,这城也难攻下来。
  至于这最后一波,以骑士为主,他们所做,乃是四散出击,在秦军所行的这一路,上下奔走,保证此路通畅,不会被楚军所断。
  行至傍晚,大军到了一片空地之上。
  年轻的蒙鹜抬头看了眼天空,似乎老天这几日也在帮秦军,下了半个多月的大雨,忽然停了下来,这路上,也好走了许多。
  “来人,拿图来!”
  身旁跟着的此人,乃皂游将军幕府。
  此人懂兵,也知纵横,善于读书,是为蒙鹜出谋划策的人,他头发有些花白,比起蒙鹜,身体也显得颇为瘦弱,看年纪约莫在四十上下。
  “将军,今日我秦军已经行至百里,将士疲惫,须得休息,据擒获的楚军所云,出了这片大山,二十里外,便是上庸城。”
  上庸城,蒙鹜心中默念了一句。
  这第一战,关乎主将白起、乃至大王瞒天过海,整个布局的胜败,攻打上庸,不能有失,身为先锋,他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重担有多重。
  蒙鹜没有多言,他爬上旁边的石头,登高而望。
  “此处离汉水不远,地势平坦,不易埋伏,那今日就在此处安下营寨,休整一日,待到明日,再一鼓作气,攻取上庸。”
  行军打仗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卒不用命,也非粮草不足,而是灯下黑。
  什么是灯下黑,蒙鹜觉得,他现在就是灯下黑。
  为什么主将白起能受到大王恩宠,因为他不愿意做灯下黑。
  从咸阳消息传来,大王有意攻打楚国起,主将白起就整日与斥候为伍,寻访当地入山采药之人,了解此处地势,派遣斥候装作楚人,探访军情,甚至还听人说,他最远到过楚国上庸,所以才敢断定,不需三万,只需两万大军猛攻,上庸就可城破。
  白起绘制之图,上面将楚国各处营寨,一大部分都列了出来,在蒙鹜来之前,他又细细的交代了一番。
  蒙鹜按照这地图前行,一路攻取了十五座营寨,如此准确,可他还是觉得,自己有些灯下黑了。
  不入这大山,根本就没这样的感觉。
  连续一月,四周都是连绵不尽,他不知道楚军在哪里,更是有种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错觉。
  春秋战法,相约一战,虽是简单,可既不能破城,也不能夺地,早就过时了。
  “辎重大军,到了何处?”
  今日,行得太快,后面的大军,似乎要跟不上了。
  长史稍微想了一下。
  “将军行军如此之快,辎重大军实难跟上,今夜怕是难来了!”
  闻言,蒙鹜皱了一下眉头。
  楚军十五座营寨,真是形容虚设,就如大王和主将所言那般,军备松弛,尤其是这所遇的第一座营寨,虽有千人,但投降者,几乎占了一半,为了不令消息走漏,不受俘虏所累,蒙鹜一路行来,将他们都是尽皆诛杀,不留一个活口。
  算起来,他已经杀了一万多人了,这也是白起的命令。
  “哼,今夜来不了,若是明日再来,还得休整一日,岂不是后日才能攻城,这多耽搁一天,楚人就多准备一天,战事十万火急,耽搁不得。传令下去,让其连夜行军,今夜就与我军会合,若如不然,领军之人,尽皆斩杀。”
  军法不严,何以成军,这也是白起将军说的。
  闻言,长史皱了皱眉头。
  “将军不想想,就算杀了,又能如何,还不是攻不了城,反而影响士气,将军以为,上庸城墙,能有多高,又能有多少守军?”
  每逢这个时候,这个长史都要蒙鹜做对,这也是蒙鹜将他留在身旁的用意了,身边有一个和自己做对的人,才能够进步。
  “楚军之重,重在这荒山,重在这上庸,如今上庸城中,守军恐怕也过万余,所以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拔下上庸。”
  蒙鹜想了一想回答道。
  “不错,既然是要出其不意,那多耽搁一天,这出其不意,也就消减一分,将军在此地驻兵,不如稍作休整,去上庸驻兵,那里还住得舒服些。
  上庸城池,最高处,也不过三丈,兼城池失修,至于这矮处,更是一丈之多,绳索都能上去,何须攻城之梯。
  我以为,有五百勇士,便可大开城门,大王不是曾说与将军,凡事必不能拘于形式,让将军是否还记着,大王是如何在宜阳脱身的事吗?”
  蒙鹜眼前忽然一亮。
  当时大营之中,郎官没有任何防备,是他带了五十人,悄悄抢过了马匹,一把火冲杀出去。
  “你是说现在趁着夜里,就去破城?”
  “将军英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