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定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了图纸同时又有现成的织布机,另外还有欠那边以新铁零件配合,苍第二天就将织布机制了出来。
  会这么快的原因之一,是苍一宿没睡挑灯夜战将这织布机赶了出来。
  其实在这件事上苍比沈兵都急。
  这不是说爵位也不是说有什么好处。
  事实上这些东西都不是沈兵能给的……好处或许能给,但爵位却是要按秦律。
  苍之所以长彻夜未眠将其制出,是因为手艺人的那种好奇心。
  就像铸剑师知道了一种新的制剑方法,而且可以铸出一把神兵。
  又像武林高手得了一本武功秘籍,练了之后就能天下第一。
  又或是修练者得到了一种吐纳之法,参透之后便能得道成仙……
  在这时候他们又哪里能睡得着,自然是急着看到结果。
  苍也不例外,整晚都精神亢奋的上窜下跳的,就连欠都被他吵醒了好几回。
  然后第二天凌晨天色还没亮的时候,苍就兴匆匆的到沈兵帅府前拍门……
  亲卫起初还拦着苍不让他拍门,因为此时沈兵还在睡觉。
  但苍却是这么说的:
  “知道我是谁吗?”
  “将军是我师兄,且将军交待大事于我,你若拦着不让报,若有什么责任……”
  其实哪有什么责任,织布机早几个时辰晚几个时辰出来还不都一样?
  但亲卫还是被苍这话给吓住了。
  不过亲卫也机灵,一方面让人继续拦着苍另一方面则去向仞报告。
  仞此时已是沈兵的亲卫统领,也就是这支人数千余人的亲卫部队的二五百主。
  仞对苍制作织布机的事有也有所了解,想了想,就说道:
  “把苍带进来,我这就去报告将军!”
  接着,仞就小心的到沈兵睡房前叩了叩门,在外头拱手报道:
  “将军,苍来报。”
  “说是织布机已然制好!”
  沈兵却是被吵醒了,一听织布机已制好就颇感意外,原本他还以为至少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想了想,沈兵就下令道:
  “马上到作坊去看看。”
  沈兵前脚刚到,蒙良等人也接二连三的赶到了。
  正如之前所言,他们对织布机都有所期望,于是交待部下一旦有织布机制成的消息就马上通知他们。
  这其中扶苏甚至更早得到消息。
  原因是扶苏安排了人手与苍一同制作,整个进程甚至制作方法都在其掌握之中……
  这虽是扶苏身为监军的职责,但更重要的还是扶苏期待这可百姓之难的织布机能够横空出世。
  结果没让扶苏失望。
  却见苍一打开水闸……这初代织布机还没有开关,只能用水闸控制:放手便推动水车开始运转,关闸便停下。
  然后就见那织布机“咯吱咯吱”的响着,却似有人操作一般提综穿梭,布匹也跟着一点点的增加。
  苍介绍道:
  “将军所制此法确是可行。”
  “若说有何不妥之处,便是依图制出后木刀的力道过大。”
  “苍已将其改小,此时已可以织布了!”
  沈兵点了点头。
  苍所说的木刀,就是编入纬线之后要将这纬线打紧结密,否则过于疏松这布的质量就成问题。
  这原本就是预留调节空间的,只不过沈兵没想到苍会一晚就把它制出来。
  扶苏抚摸着这端一寸寸出来的布匹不由“啧啧”称奇:
  “将军,水力织布似乎比手工制出的布匹更为精密平整!”
  苍解释道:
  “公子所言甚是。”
  “只因手工织布因为劳累和及手活之差难免有疏有密。”
  “然水力织布却是轻、重一致于是疏密相等厚薄一致。”
  蒙良抢着问:
  “织出一匹布却需多长时间?”
  苍回答:
  “原本至少需要月余才能织完,用水力只需两日便可。”
  众人纷纷惊叹出声。
  只需要两日便能将一个人织一个月的布织完,尤其这还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它……根本不需要人。
  确切的说它也需要人。
  比如需要人换线、需要人维护、需要人收起织好的布等等。
  但不需要人直接织布。
  且这些需要的人就是少量的、集中的在一个作坊内大批量管理和生产。
  这效率就不是手工制作所能比得上的。
  蒙良又观察了一会儿,就兴奋的对沈兵说道:
  “将军,属下以为我等少说也要制出上百具……”
  “不,应制出上千具。”
  “有这水力织布,又何愁云中郡不富?”
  扶苏闻言皱起了眉头:
  “将军织出此布,打算卖出多少钱?”
  沈兵不由一愣,这倒是他没想过的问题。
  蒙良在旁考虑一翻,就回答道:
  “禀公子,属下以为以此布成色,应可售六十钱!”
  秦时能制成一套夏装的布大概值五十钱……
  此时每人每天的口粮只需要两钱,干一天的苦役只有八钱,所以这五十钱并非小数目。
  如果按质量来算,水力织出的布匹成色更佳,那贵个十钱左右也不算夸张。
  扶苏皱了皱眉头,一边摸着布匹一边说道:
  “我等制出此布,便是为云中郡敛财么?”
  沈兵想了想,就说道:
  “属下以为,此布应售四十五钱!”
  众人闻言不由纷纷侧目,蒙良更是以一副莫名其妙的眼神看向沈兵。
  似乎是对沈兵说:你这就算要附和扶苏,也不能把价格定得比手工的还低吧!
  沈兵解释道:
  “若是售以六十钱,百姓便依旧只能着旧衣。”
  这说的的确是。
  十钱对达官贵人来说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对百姓那可是五个人的一天口粮,这可不是个小数。
  而且百姓也不会太在乎品质问题,他们需要的更多是保暖。
  沈兵继续说道:
  “若百姓不买,便意味着此布只能售于达高贵人,如此我等又如何能将此布大批售出?”
  “若无法大批售出,此布又如何能为云中郡带来财富?”
  蒙良听着也就明白了。
  这其实就是现代薄利多销的策略。
  于是这定价既满足了扶苏的愿望,同时又照顾到了蒙良的想法。
  更重要的还是……这定价还不致瞬间就打乱全国市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