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京中叛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权万纪策马奔驰在星空下。
  月淡星稀,道路不明,可依然阻止不了他的一腔热情。
  马周扣留他的弹章,金吾卫拦截他的奏书,这不仅没打消权万纪的念头,反而激发他无穷的战意。
  此刻他变妆换衣,扮做一个商人,黄昏时悄然出长安城,就是要亲自赶到骊山去向皇帝弹劾。
  他不仅要弹劾张蕴古,还要弹劾大理寺卿孙伏伽,弹劾御史大夫马周,还要弹劾工部尚书杨师道,弹劾左金吾卫大将军吴黑闼······
  这不是他头一次弹劾宰相,过去他弹劾过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宇文士及,但还是头一次要弹这么多宰相。
  而且他认为这次定能成功。
  李好德谋反,张蕴古却包庇,张蕴古分明就是逆贼李瑗的余党,贼心不死,李厚德则早跟他串通勾结。张蕴古还借李厚德跟杨师道勾结,意图谋反。李好德无意中走漏造反计划······
  现在马周和孙伏伽又在包庇张蕴古李厚德,明显就是同党。
  这个案子若能成功,他权万纪起码也能替换马周做御史大夫,马周不过是一落魄书生,得秦琅的支持才能坐到这位置上的,有何真正的资格呢?
  他权万纪才最适合当御史大夫,毕竟马周连个宰相都没弹劾过,当什么御史大夫?
  长安到骊山温泉宫不过百里,权万纪虽是个文官,可早年也是在军伍里呆过的,关陇子弟,本就能骑会射,骑着马咬着牙一气不停歇的跑了一夜。
  天亮,便到达了山下。
  权万纪满身露水,顾不得疲惫,向山下禁军士卒亮出自己的鱼符。
  “御史台治书侍御史权万纪,有要事求见圣人!”
  治书侍御史的名头还是挺管用的,羽林郎立即上报,很快皇帝传旨召权万纪上山进见。
  “何事?”
  皇帝正在吃早餐。
  起来先泡个温泉,然后吃着裤带面条,配上羊肉汤,很是惬意。
  看到做商人装束的权万纪,李世民有些意外。
  权万纪往地上一扑,大声说自己破获了一起谋反案,先是说了李好德的名字,李世民想了下,没印象。
  “相州刺史李厚德!”
  又一个名字,李世民表示有点印象了,但也仅是有些印象而已,大唐三百多州呢,刺史就三百多个,相州刺史李厚德也不是什么有名气的人。
  “李厚德怎么就谋反了?”李世民问。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刺史谋反,李世民听了也没什么惊讶的,继续吃面喝汤。
  “相州刺史李厚德是杨师道的堂妹夫。”权万纪先把杨师道拉了出来。
  李世民手中动作停下。
  “哦,杨师道的堂妹夫?”
  “李厚德妻杨氏,乃杨师道之叔,前朝邗国公杨士贵之女。”
  李世民对于杨家比较清楚,毕竟他后宫里有好几个杨氏,老三吴王恪的母亲是大杨妃,还有个小杨嫔,另外元吉被他杀了后其妻杨氏也被他纳入宫中,虽未正式册封,宫里还一直叫着曹刺王妃,但都是出自弘农杨氏。
  何况杨师道还是他六姐夫。
  杨师道的父亲是观王杨雄,杨雄有七个儿子,嫡长子杨恭仁,在大唐也做过两朝宰相,爵封观国公。老七杨师道,诸兄弟中最小,先前也拜宰相,现任工部尚书。
  还有个老六杨恭道,李世民后宫的杨婕妤,正是他女儿。
  李世民既喊杨师道一声六姐夫,也要喊杨师道叔父。
  杨师道父亲杨雄三兄弟,杨雄、杨达、杨士贵,杨达在隋朝当过宰相纳言,他有两个儿子,其中一子生孙女杨牡丹,四十多岁嫁给了大唐开国功臣应国公武士彟。
  弘农杨氏地位显赫,前朝宗室,同时也出了杨素、杨雄这样的人物。
  李世民没想到杨氏也卷入其中。
  “你说李厚德谋反,可有确切证据?”
  权万纪早有准备,立即把李好德是如何在相州妄做妖言,对朝廷和皇帝不敬,意图谋反的,然后被有司捉拿下狱。
  本来已经判谋反,死罪,结果到了大理寺丞张蕴古这里,却马上给改成了无罪,说李好德只是得了失心疯。
  “臣查明,张蕴古本是相州人,李厚德在任相州刺史,故与张蕴古结交往来,张蕴古家族在相州地方侵占百姓田地,李厚德有意庇护。李好德被押入京师,案件呈到大理寺复核,张蕴古黑白颠倒,故意谎称李好德有失心疯,竟判他无罪····”
  “那李好德没疯?”
  “陛下,张蕴古改判案件后,违背朝廷制度,私下跑到监狱,向李好德透露结果,又跟他喝酒下棋,臣试问,如果是个疯子,又如何还会下棋?下棋可是最要心思的!”
  李世民一听到这,也不由的火了。
  “圣人,那张蕴古本是逆贼庐江王李瑗的记室参军事,他有一女曾为李瑗妾侍,随李瑗死在幽州,张蕴古定是从此心怀怨恨,一直潜伏待反。于是与李好德勾结,意图谋反。”
  李世民皱眉。
  李好德一个州刺史,谋反也没多大机会。
  “圣人,杨师道因被圣人贬黜罢相,心情怨恨,与其兄杨恭仁意图谋反,复辟杨家。”
  权万纪把隋朝时杨玄感叛乱的事情拿来举例,杨玄感是楚国公、尚书令杨素的儿子,继承父亲爵位,年纪轻轻就当了礼部尚书,世受国恩,可却因为怀疑父亲是被杨广毒杀,于是就密谋造反。
  趁着杨广东征高句丽之际,他主动请求在后方筹备粮草,借机在黎阳起兵叛乱,当时许多人响应,一路打到洛阳,差点破城。
  “圣人,杨师道、杨恭仁兄弟皆曾官拜宰相,其余兄弟也俱任要职,或在地方为刺史,或在军中为将军,另杨家许多族人也在朝为官,若是杨氏逆反,后果不堪设想!”
  “臣披星戴月赶来,就是怕圣上被人蒙蔽!”
  “嗯?”
  权万纪趁机向皇帝告状,说大理寺卿孙伏伽也有可能已经被杨氏拉拢过去,所以大理寺上下都得孙伏伽的示意,对李好德案的黑白颠倒无视。
  又说御史大夫马周,也跟孙伏伽有勾连,说他们曾在监国会议前私下暗语,侍中魏征还因此警告二人。
  事情说到这,这已经不是李好德是不是精神病,张蕴古有没有循私这么简单了,而是涉及到弘农杨氏家族谋反。
  弘农杨氏号称是关陇六大士族之一,其实力甚至在京兆韦杜,河东裴柳薛之前,杨师道所在的观王房,更是隋亡以来,弘农杨氏的主枝了。
  杨氏如今遍布朝野,他们要反,还真可能要出大问题。
  李世民当皇帝以来,已经经历过数次谋反叛乱了,从李瑗、王君廓,到罗艺,再到宗室的李孝常,李幼良,还有许多大将跟着参与。
  面对着危及到自己皇位的谋反案,李世民高度警惕。
  连宗室的李瑗、李孝常、李幼良都要谋他的反,杨家谋反也不是没可能。
  “张蕴古!”
  李世民咬牙,他很清楚的记着这人,当初李瑗叛乱被平定后,许多幽州官员被免职或贬职,原是李瑗记室的张蕴古给他上了一道谏书《大宝箴》。
  他在谏书中采用曹魏李康的名句,故以一人治天下,而不以天下奉一人,还有许多警句,如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乐可不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勿内荒于色,勿内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
  这些话对于当时刚刚继位,且还没怎么得到人心的李世民来说,很难得,于是张蕴古跟魏征、王珪等人一样,得到特旨升官。
  张蕴古被调入中书省,升六品官,此后又再调为大理寺丞。
  可以说,李世民还是很看重张蕴古的,将他视为如孙伏伽、戴胄、魏征等一样的忠直之臣。
  可谁知,现在却卷入谋反案中。
  权万纪也向来因敢直言进谏,不惧亲贵敢弹而得名,很得李世民信任。
  “来人!”
  殿内省少监王闿进来。
  “你携朕旨意,带三百羽林回京,将大理寺丞张蕴古抓捕,于长安街上斩首示众!”
  “大理寺参与审理李好德一案的官吏,全都停职关押审讯。”
  “罢大理寺卿孙伏伽参预政事衔,暂调刑部司郎中。罢杨师道工部尚书,改为太常寺少卿······”
  “许河南尹杨恭仁致仕,加拜特进,回长安休养!”
  “御史大夫马周,迁中书侍郎,免参预政事衔。”
  “相州刺史李厚德夺职,着有司押解入京!
  ·······
  皇帝雷霆之怒,颁下一连串旨意,对于张蕴古更是直接下达了格杀令,大理寺卿孙伏伽和御史大夫马周,这两位更是直接被免去了宰相之职。
  “权万纪暂知御史台事务。”
  望着权万纪,李世民给了他奖赏。
  权万纪激动的面色通红,连声拜谢。
  等权万纪和王闿退出后,李世民又马上召来内侍,连写数道秘旨,让羽林郎立即回长安交予京中留守的几位禁军大将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