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反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匪首皮尔肯尸体是次日凌晨送达的,此外还有悍匪“狂徒”维吉尔,比利·克兰顿,都是悬赏金额极高的著名马匪,手上全都有累累血债。
  而另两个名气极大的悍匪“疤脸”埃克和绰号“比利小子”的比利·克莱伯恩不知所踪,围剿队伍几乎翻遍了周围百余里地,也没有找到这两名狡猾的匪徒踪影。
  李福寿对此也不在意,他带着手下五十余骑赶往山谷镇,于日暮时分方才到达。
  山谷镇上
  这里早已经张灯结彩迎接,黑压压的人群迎出镇外五里,远远看到李福寿返回的马队割韭菜一样的跪倒一片,口称;
  “我等民众恭迎老爷回镇,全有赖于老爷力挽狂澜,肃清宇内匪患,护佑山谷镇十数万之众喜乐安康,我等民众饮水思源,不敢忘本,谨献上万民伞以表敬意。”
  “岂敢岂敢,多谢诸位桑梓同胞信重,福寿愧领了……”
  李福寿不敢怠慢,抢下马来连连致谢。
  他眼光扫过站在前列的肥佬春,还有刚刚从北美返回范阿生及何守田等人,知道是这些洪门中坚闹出的幺蛾子。
  借此大胜之机,裹挟民意推高威望,看着周围一众感动五体投地的民众,效果确实杠杠的好。
  这群小兔崽子,总算没有辜负我一番调教之心呐。
  千万别小瞧贴着花花绿绿绸带的万民伞,这是民众奉上的真情实意,寓意李福寿像一张大伞一样,翼护一方百姓。
  得到的万民伞越多,威望越高,这是可以写进家谱中的大事件。
  前行不远
  李福寿意外的遇见了州长弗兰克和州议会领袖爱德华及一些白人议员,镇外齐刷刷跪倒一片的那种震撼场景,着实震撼到了他们。
  这些白人看着李福寿的眼光,显然又有不同,对他族裔领袖的重要地位需重新评价。
  李福寿与爱德华热烈拥抱了一下,两人就像多年未见的好基友一样。
  这番亲密的神态,让人大跌眼睛。
  爱德华毕竟是个老狐狸,眼看斗不过红河谷日渐壮大的势力,果断接受了李福寿抛来的橄榄枝,随后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让人目眩神迷。
  爱德华果断转让了布里斯班市北方的几处大面积牧场,还有手里的金矿场,获得了红山焦炭厂9.5%的股权,是名副其实的第三大股东,把自己家族紧紧的和红河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这种决心不是谁都能下的,由此可以看出老辣之处。
  爱德华在澳洲苦心经营数十年,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家财万贯,几座牧场和金矿场价值折合18.7万英镑,一股脑的折价入股红山炼焦煤厂,取得9.5%股权。
  以此计算,红山炼焦煤厂价值高达92万英镑,这还仅仅是年产35万吨炼焦煤的估价,按照盈利水平来看明显有低估的成分。
  整个1878年,截止到十月末。
  红山炼焦煤厂盈利高达354207英镑11先令七便士,若按照9.5%的股权分成,爱德华将获得超过4万英镑的丰厚收益,比之前翻了几番还多。
  这个结果,已经令他非常满意了。
  李福寿同样很满意,牧场和金矿在爱德华的手中并不能发挥最大功用,而在自己的手中就不同了。
  爱德华家族的几座牧场都位于布里斯班市北方,划入红河谷范围后,红河谷牧场从南到北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将布里斯班市紧紧的包裹在里面。
  扩大的牧场区域,极大地延缓了红河谷牧场范围的不足,加强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而金矿是个好东西,浅层砂金资源淘尽之后,更深层次的沙金就需要使用到大规模的筛选金矿机械,一层一层的可以开采许多年,那就不是小规模的矿场能够应付的了。
  最重要的不仅仅在于此,而在于千金买马骨,将顽固的爱德华家族及其白人势力,由敌对转化为盟友。
  很多时候并不是打打杀杀能解决问题,而是要分化拉拢一批白人,腐化一批,团结一批,打击一批最顽固不化的,这才是正确姿势。
  红山炼焦煤厂出口北美的优质炼焦煤平均价格达到20.5美金一吨,付出的仅仅是一些劳动力和设备投资,为何收益只有454207英镑11先令七便士?
  这个数字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
  从1877年12月底,首套炼焦煤设备投产,到1878年10月末,年产能由7万吨持续攀升到40万吨的规模,出口的优质烟焦煤数量达到117万吨,收入约合2300万美金,换算成英镑总收入达到460万英镑。
  很容易算出来,纯利润约莫10%左右。
  这个利润率明显太低了,奥妙何在呢?
  奥妙就在于红山水利发电站截留了大部分的利润,这是一家李福寿百分之百独资的企业,不允许任何人插手,所有的会计账目也都是秘密。
  外人猜测;
  仅1878年到目前为止,红山水利发电站截留的各企业利润高达三百万英镑之巨,只会更多不会少。
  对这些荒诞无尽的猜测,李福寿本人是不做回应的,也没有人敢质疑他。
  一群仆街仔,用电不要花钱吗?
  回顾一下
  第二大股东是美国菲舍尔公司,拥有红杉炼焦煤9.6%股权,是红河谷在北美地区有力的盟友,重要性无须讳言。
  第四大股东是美国希金斯洋行,取得了红山炼焦煤厂5.35%的股权,更加紧密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正是因为利益密不可分
  李福寿与爱德华两人的关系由仇视迅速转变为好基友,完全基于赤裸裸利益合作,无关乎其他。
  随着红山炼焦煤厂金山银海一般的狂捞,爱德华议长的这趣÷阁投资大赚特赚,引得昆士兰州上层社会人士眼红不已,说话都带着酸溜溜的嫉妒味道。
  没办法,财帛动人心啊!
  谁都想搭上红河谷这条乘风破浪的大船,享受着财源滚滚的踏实感觉,更何况前方消息传来,李福寿手下的民团击毙了匪首皮尔肯,大获全胜。
  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一众布里斯班上流社会的人士心里门儿清,李福寿将会成为整个昆士兰州最顶级的英国贵族,闪亮出炉的子爵大人。
  按照英国王室传统
  维多利亚女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提议,将某种贵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数是有限的,每年大约在20名以内。
  这包括公侯伯子男5级世袭贵族爵,拥有采邑,获得欧洲贵族圈广泛承认。
  今后必须称呼李福寿为勋爵阁下,而不能称呼为Sir,这是犯忌讳的。
  Sir是先生的意思,可以用来称呼从男爵和骑士贵族,也可以用来称呼接受勋衔的杰出人士,是一个敬语后缀,可以代指爵士先生。
  若李福寿获封尊贵的子爵爵位,用Sir这个后缀称呼就不恰当了,有贬低侮辱的意思。
  前缀表示尊敬,后缀表示荣誉。
  按照英国贵族礼仪,必须称呼尊敬的某某勋爵大人,封号加后缀勋爵(Lord)。
  没错,头衔这东西确实繁琐又复杂,但是在欧美上流社会贵族圈,必须要高度重视。
  欧洲大陆贵族对称呼吹毛求疵,英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尤甚,那是半点都不能乱的。
  按照唐宁街的承诺;
  击毙匪首“野狼”皮尔肯,彻底清剿祸乱一方匪帮的消息得到证实,那么一个子爵贵族爵位是跑不了的。
  哪怕是历史上第一个华裔子爵,这份荣誉也是板上钉钉,绝无反悔之理。
  大英帝国可是很要面子的,为了区区一个子爵爵位出尔反尔,这种糗事还做不出来。
  说起来李福寿也是讨了个巧,出于这个时代信息沟通不畅,唐宁街对数万英里之遥的澳大利亚情况根本不了解,原本就是为白人设置的贵族爵位,压根儿也没想到被别人摘了桃子。
  贵族仅限于称呼上的不同吗?
  案是否定的。
  大英帝国的贵族可是很值钱的,在本土拥有进入贵族院的资格,对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力,要不然怎么称之为上流社会呢?
  而在海外殖民地,贵族因为数量少显得弥足珍贵,具有担任重要职司的优先权。
  比如昆士兰州州长,若李福寿有意如此的话,年龄不是问题,资历不是问题,经验不是问题,上流社会支持也不是问题,想要得到比平常人轻松千百倍,这就是贵族的特权。
  再比如,新南威尔士州针对华裔限制购买农场的政策,州议会必须要重新审核取消,维多利亚州同样如此。
  这种歧视性的政策,冒犯了子爵大人的威严,完全是不可饶恕的。
  李福寿若因此发动战争,维护自己的贵族尊严,想必欧洲方面也没有什么话说。
  归根到底
  李福寿所做的是在维护欧洲封建君权社会的秩序,贵族尊严不容挑衅,不容冒犯,不容玷污,不是随便一些平民议员出台法案就可以限制的。
  19世纪的贵族权力就是这么屌,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而是鱼跃龙门社会地位的质变。
  现在回想维多利亚州麦克白上校宁愿餐风露宿在野外半年多,紧紧尾随皮尔肯匪帮血战十多场,一路死咬着不放,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可怜麦克白上校万万没想到,平白为别人做了嫁衣裳,成了衬托李福寿赫赫功勋的背景板。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次日
  布里斯班一干上层人士再三确认了战果,立刻发电向唐宁街及周边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州,西澳洲和塔斯马尼亚州正式通告,宣布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
  电波在空中穿梭,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澳洲,并且越过重洋阻隔传到了北美及全世界。
  《纽约时报》发表社评;
  震惊澳洲大陆匪首“野狼”伏诛,首位英国华裔子爵闪亮出炉。
  《澳洲纪事报》报道;
  纵横澳洲匪帮终于被剿灭,受害者家属奔走相告;让上帝保佑【李】。
  《泰晤士报》报道;
  唐宁街悬赏花落华裔移民,这是否是一场秀?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
  英国人的狂欢,一场由贵族爵位换来的可笑胜利。
  德国《亚琛邮报》报道;
  在澳洲激动人心的剿匪胜利背后,站立着一群德国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