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推恩令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确认好文英殿与武魂殿目前应该祭祀的已故文臣武将之后,赵长青又向群臣简单总结了一下晋国的战事,并且将大家的功劳暂时放到一边,等白起到了之后,在大封有功之臣。
  既然是打着凯旋而归的名头,那么今晚这场庆功宴是少不了的。
  在宴会当中,赵长青也比以前更加圆滑,向大家说起了官话,然后便独自离去,留下群臣们一醉方休了。
  贾诩没有参加宴会,他在宣政殿里等着皇帝陛下呢。
  待赵长青来到宣政殿,二话不说,直接向他询问道:“知道朕今日为何让你前来吗?”
  贾诩想了想,直言道:“敢问陛下,可是因为要分封有功之臣这个原因?”
  赵长青点了点头,道:“打了整整两年,很多将领都是冒出了头,比如白起,打了这场灭国之战,其功绩已经不输陈、萧二人,你说朕该如何赏赐这些有功之臣呢?”
  贾诩略微思索一番,便是开口说道:“陛下,不封王爵,最多累功至公爵,而且并非世袭罔替,现如今的这些有功之臣,可丝毫不亚于昔日的开国功勋们啊。”
  他有自己的担忧,分封这么多的公爵,很容易就会对后世的发展产生影响。
  赵长青也觉得很有道理,他莞尔一笑道:“朕今日找你,就是为了商议这件事情,朕心里有个打算,也不知妥不妥当。”
  贾诩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洗耳恭听。”
  赵长青点了点头,道:“朕的这个打算也很简单,那便是从今以后,非赵姓子孙,不得封王,若有外姓封王者,将视其为乱臣贼子,天下共击之。”
  贾诩闻声一怔,他明白为什么陛下要来找自己了,无非就是想问问自己有关这条旨令是否可以推行,看样子,陛下应该是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便无需多言了。
  本来魏国境内,几乎就没有什么异姓王。
  然而,谁知赵长青还有后半句话,差点将贾诩噎个半死,只听他道:“不光要如此,已经被封的国公们可以世袭罔替,但是不能这个世袭罔替法,一般富贵人家,嫡长子加上庶子不知道有多少,从今以后,不光嫡长子可以继承公爵遗产,庶子同样可以继承。嫡长子继承遗产降为侯爵,但是国公家庭的庶子继承遗产,只能是伯爵,以此类推,你看如何?”
  贾诩只听了一遍,便是分析到了其中的利弊,进而大吃一惊,在心中喃喃道:“好毒的一条计谋!”
  皇帝的意思他算是听明白了。
  国公死后,国公的嫡长子无法继承公爵,只能继承侯爵,但是他的其它儿子们不用当平民,可以继承侯爵之下的一个伯爵,看似是国公家庭的势力增加了,但是实则日子一久,传承个几代,所谓的国公之家,也就会渐渐没落下去。
  比如,国公嫡长子死后,其子继承伯爵,那么其他子嗣就只能继承子爵。
  而国公庶子死后,其子继承子爵,他的后代,就只能继承男爵了。
  这样传下去,不到三代,赫赫国公府就会彻底衰落,从朝廷的体系中跌倒出去。
  除非期间有国公子嗣在立功劳,恢复国公之位方可。
  这条计谋不能说不毒了。
  把事做绝了,还能落下一片美名。
  毕竟,人家皇帝虽然不让你继承国公之位了,但是你生多少孩子,皇帝就会给你所有的孩子一个爵位啊。
  这样一来,当朝国公们虽然会有怨言,他们的嫡长子虽然会有怨言,但是国公的其他儿子们会大力赞同此事啊!
  一生白丁与一世爵位,怎么看都怎么值,不管怎么讲,在小的爵位,也是吃公家饭,被皇帝养着啊!
  倘若当朝国公不答应也好说,大不了会闹得一个父子生隙、兄弟反目的结局。
  贾诩本以为如此就足够了,谁知道皇帝陛下还有话没说完呢,他接着向贾诩说道:“自从建国以来,出现了不少本姓王,他们都是朕的亲戚,一直以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管朝廷要钱,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单个家族的势力,已经愈发庞大了,现在还好,朝廷还能养得起这些人,但是以后呢?国势有一天衰微了呢?”
  这个问题,可算是触及到贾诩的神经线了,令他不敢作答。
  这该怎么回答?
  都涉及到王爷了,算是皇帝的家事,一个外来的臣子,不管在怎么说话,恐怕都不好看吧?
  万一有几句话说的不好听或是惹恼了陛下,自己这条命也算是到时候了。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还是稳一稳的好。
  他顿了顿,想皇帝陛下反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说?”
  赵长青笑道:“和那个计谋一样,有封地的本姓王,由嫡到庶,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到了地尽之时,他就变成了一介平民,你看如何?”
  贾诩的心脏怦怦直跳。
  这计谋...无解啊!
  他站在魏国目前的利益上考虑道:“陛下,此计可行!”
  不能再说下去了,言多必失。
  赵长青大笑两声后说道:“好,那便在明日早朝的时候,朕亲自说出来这个政策,此策,暂时就叫它是推恩令吧!”
  “推恩令?”贾诩喃喃一声后在心里想道:“就算是只依靠这条推恩令,陛下也会名垂千古啊!”
  贾诩退下。
  赵长青来到后宫。
  御花园中,赵长青与禾宁相视而坐,他们的孩子,到了这个点以后,早就已经沉沉睡去了。
  自从赵长青离开京城之后,禾宁便是一直心不在焉,此番看到陛下安然无恙的归来,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是能够落下了。
  赵长青握着禾宁的白嫩玉手,含情脉脉道:“朕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听别人说,你将后宫整理的井然有序,还对京城的某些风言风语进行了一番整肃,让朕能够在外征战而无后顾之忧,真是辛苦你了。”
  禾宁正要向他解释这个事情,急忙道:“陛下,臣妾有罪。京城中有他国遣来的敌探,试图祸乱京城,臣妾无奈之下,只得搬出皇后的威仪,将京城上下整肃一番,不然的话,唯恐这里出什么乱子,让前线的陛下在为此分心操劳。”
  赵长青笑了笑道:“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相反,朕认为你做的很好,因为你本来就是皇后,普天之下,除了朕之外,你便就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人,江山是朕的,也更是我们的,因为有朝一日,这江山迟早会交到庆儿手里。我们做父母的,无非就是帮助孩子守好这片江山。”
  那几日,京城大街小巷里流言四起,很多的坊间都已经发生了骚乱,各地物价飞速上涨,禾宁也是被逼无奈了,她只能出面,否则,根本抑制不住像是燃起熊熊火焰一般的流言。
  那些流言,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皇帝已经战败了,敌军马上就要攻到京城了,有人说国家因为打仗已经没钱了,要开始征税收了。
  更有甚者,直接说皇帝陛下已经战死了。
  流言胜过一支军队,禾宁通过自己的手段,完美阻止了一场流言战争。
  毫无疑问,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赵长青今日所决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将来自己的孩子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
  二人商谈片刻后,便是回去歇息了。
  翌日清晨,早朝。
  赵长青颁布了推恩令。
  满朝文武尽是哗然。
  这要是放在前朝或者是仁宗皇帝在位时,都不一定能将这个推恩令畅通无阻的发放下去。
  但是,太初这一朝,有点非同寻常。
  主要还是赵长青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
  推恩令一发放,不仅朝堂之上哗然一片,就连民间都是热论纷纷。
  许多他国之君,都开始着手纷纷效仿大魏皇帝的这个做法了。
  赵长青颁布的推恩令,取得了战略性意义上的成功,接下来,就是要密切监督这些有功之臣,是否按照这个法令上的所做了。

章节目录